也就是说,无论格力的垂直整合,还是小米的互联网模式,都是符合各自行业的发展规律,一个必须“重”,一个最好“轻”,都是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的理性抉择,谈不上孰优孰劣。未来几年内,双方的商业模式也都会随着时代和行业变化而进行升级调整,甚至有彼此渗透融合的可能。毕竟,家用电器智能化是趋势,智能手机一体化控制也是趋势。
格力未来发展预测
在这个商业变革迅猛的时代,对未来进行准确的预测是一件很容易被笑话的事情。哪怕是短短的两三年间,市场发生的巨变也往往不可思议。特别是受互联网技术(思维)冲击明显的3C行业和电商行业,大牌企业的快速沉沦,新型电商的迅猛崛起,以及这股新技术、新思想大潮波及的传统行业,其市场的洗牌速度和力度,往往令人咋舌不已。但是,在这个信息前所未有开放的时代,只要对商业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对未来有足够深刻的洞见,做点靠谱的预测也不是说没有可能的。 先说格力。综合格力现有的产品结构、产能潜力及战略布局、发展规划等因素,再依据近几年格力的财务状况和市场表现,预计到2017年,格力的营业总收入将达到2000亿元。按业务品类划分,其中“家用空调”收入1400亿元(2013年预计1050亿元)左右;“商用(中央)空调收入400亿元(2013年预计150亿元)左右;”小家电“收入50亿元(2013年预计不超过20亿元);”“其他”(压缩机、电容、漆包线、模具等)收入50亿元(2013年预计18亿元);“销售平台及服务”收入100亿元。 这组预测的数据需稍加说明。在家用空调领域,格力凭借“1赫兹变频“的领先技术优势和”家用中央空调“的巨大市场空间,实现1400亿元应该不是问题;在中央空调领域,格力自2008年进入该领域以来,市场成绩一直很骄人。特别是今年4月成立了珠海格力暖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来几年,格力必然”冷暖“通吃,中央空调也应是其重点发力的核心业务领域,实力够强,市场够大,400亿元说实话有点保守了;小家电也是格力的战略业务单元,从2014年起,格力小家电将统一启用”大松“品牌,实施新的扩张计划,但考虑到小家电领域的激烈竞争态势,以及格力在此领域并不具备更多技术优势和市场先机的事实,只能保守估计在50亿元左右。其他收入里,需要强调的是压缩机一项。2014年,格力凌达压缩机的产能将扩张到4000万台,未来或许还有增产可能,但考虑到格力雄心勃勃的战略规划,这些产能几乎100%都能被格力内部消化,所以未来这一块对外收入不会太大,50亿元应该是个比较合理的数字。
最后需要重点说明的是”销售平台及服务“。自2011年底开始,董明珠就在谋划一盘很大的棋。先是新成立一家”北京盛世恒兴格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然后用两年的时间,对全国各个区域销售公司的渠道进行优化整合,最终建立起一个更有控制力和执行力的全国性渠道网络;同时,还对原有15000家的格力专营店进行升级改造,重点建设了许多营业面积在500~1000平方米的大型“旗舰店”。如此以来,格力的销售核心直指终端市场,渠道下沉得更到位,也更贴近消费者,从而可以更从容、更积极、更灵活地应对互联网模式冲击下,预期或超预期的渠道变革。
事实求是地讲,董明珠对于互联网模式对传统制造业及零售业冲击的思考和应对,要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早、灵敏并深刻。当然,董明珠是实干家,不是理论家,而且视野只专注空调领域和格力本身,所以可能在现场采访时的表达,不够高级,不够精辟,但只要仔细观察格力的企业行为和战略布局,就不能不佩服这位传奇女企业家的眼光和能力实在是高。譬如对电器智能化的探索。早在2011年,格力就携手中国移动,成功研制出中国首款物联网空调——“e炫”,后又陆续推出 “e尊”、“e铂”共三大系列精品空调,用户通过手机或互联网输入指令,就能对空调进行全方位远程操控,轻松实现智能生活。再譬如对信息化的重视。2013年,格力电器成立信息化委员会,董明珠亲自担任主任。对于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应用,她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如她所言:“既然有(互联网)这样的时代产物就要充分地运用。”再譬如对电子商务的认知。董明珠坚持的原则是不跟风,而是顺其自然地进入,她最在意格力这样的传统企业,“关键是想清楚怎么做”。
而对于格力渠道的大力度整合,说明董明珠应该想清楚,或至少部分想清楚了格力该怎么做。根据合理的猜想,董明珠应该着力把现有的销售网络升级成一个打通线上和线下的O2O综合服务平台。譬如通过和马云的线上合作,其遍布全国的15000家格力专营店则成为产品终端体验中心,以及货物自提点或毛细物流配送点。甚至还有可能,正如投资海尔日日顺一样,马云也许会很快投资格力新成立的“盛世恒兴”公司,联合打造一个大家电的线下展示、物流配送和维修服务的开放式O2O平台。
正如我们所知,空调的产品寿命周期虽长,但维修和保养的周期也长,那么需要服务的空间和市场自然也大。而无论家用空调,还是商用空调,目前普遍存在着“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三包期限缩水、售后服务价格昂贵”等诸多问题。既然大部分空调企业没有实力提供格力“六年保修”的服务,那么格力为什么不趁机整合一下整个空调行业无序、落后,甚至野蛮的售后服务市场?再试想一下,如果把格力的“空调维修保养”融入支付宝本地化生活服务体系中,凭借格力的品牌优势和支付宝庞大的用户群体,这个市场成长的速度和增量,都是不可想象的。
讨论至此,我们再细细回想12月12日当晚的典礼现场,马云一二再,再二三地拉偏架,或许正是他早就看清楚了这一点,所才以敢坏坏地以玩笑口吻“威胁”董明珠,强调只有和阿里好好合作才能赢。也就是说,格力未来发展最大的变数,不在于应对什么样的竞争对手,而是取决于以传统产业身份拥抱互联网化时的力度和深度。其中,选择什么样的战略合作伙伴自然也非常关键。马云不见得人见人爱,但对董明珠而言,恐怕又是她当下必须合作,也是必须喜欢的“小伙伴”。
小米未来发展预测 从某种程度上讲,格力所在的空调行业是周期性波动最小的行业,而小米所在的智能手机行业则是周期性波动最大的行业。格力可以很骄傲地宣称自己坚持23年做空调,可以制订长远规划做研究,可以很从容地搞重资产投入和产业布局。但小米不能。别说20年,就是10年之后,还存不存在手机这种通讯介质都很难说。所以我们只谈未来5年小米的成长可能。5年之后小米成龙还是变蛇,甚至消亡,就已经不属于我们本次讨论的范畴了。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