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电中国![登录]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四川长虹:转型中的变形

发表时间:2014-07-08      点击量:36783      来源:家电中国网
 长虹一反常态的快步前进,或许是因为其迫切的转型意愿。互联网浪潮带来的巨大冲击,所有传统企业都无法回避。

 以人的体验为中心的研发创新

  作为传统家电企业,技术上的深厚积累是它与互联网企业竞争中的一大核心优势。但是很多案例都表明,仅仅有硬件上的技术优势,并不能够确保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互联网时代,更有价值的是用户体验。在这一点上,长虹的一些做法也能让感受到这家老国企自我颠覆的决心。

  很多传统企业规划新产品时,就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添加“智能”功能就可以了,比如增加显示屏,增加多媒体功能,再有就是让它能够联网,技术上很容易实现。但对于这样的做法,似乎逐渐被长虹所抛弃。

  据了解,CHiQ系列产品一开始就是源自颠覆性的思维方式,至少对长虹自身而言是这样的。在产品研发中,整个公司都在强调“人”这个核心要素。他们先设想人的生活,真实的生活场景,或者是某一天,或者是某一个活动方式,然后再来想用户可能会需要什么样的东西,再推导出产品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在不断的沟通和交流过程当中,当然也包括对用户的大量调研,长虹的研发团队得出了电视、冰箱、空调最核心的需求。以冰箱来说,研发团队认为它本身的核心是保鲜,是食品管理,能不能帮助用户来管理冰箱里面的东西决定了它是不是智能产品。

  总体而言,产品或者技术从一开始就发生了变化,从研发人员来说就是设计观念的转变,要从原来拍脑袋转到应用场景,再转到产品对用户的价值。

  但是并不是只有长虹知道冰箱的核心价值是食品的保鲜,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的尝试。而长虹实现这一价值的过程则体现了第二个思维转变的点。

  让冰箱拥有智能化保鲜能力的前提是它能够知道冰箱里放了什么。长虹的研发团队拿鸡蛋做例子,他们说此前通常的做法是用条码或者语音来实现,或者是自己贴标签,这些方法简单是简单,但实际上这样的设计并不靠谱,而且完全改变了用户的行为。如果用户不太愿意用它,那创新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长虹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CHiQ产品研发过程中,整个团队一直强调的是必须不改变用户习惯,但是又能够方便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

  如今CHiQ冰箱的云图像识别已经有了较高的图片识别率,而且还可以凭借云端数据库的支撑逐步提高它的识别率。当然,从外界评论来看结果说不上完美,还有一大堆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包括优化提升图片库,细节提升,产品精准化等等,但是长虹确实是踏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做到了别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颠覆了自身。

  大数据基础上的商业模式重塑

  大数据是个热的发烫的词,好像什么事都能跟大数据扯上关系,更有不少公司拿所谓的大数据炒作。但是长虹的大数据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基于自身管理和发展的需求延伸出来的一块业务。

  应该说长虹大数据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从最早的财务管控开始,再到审计、人力资源,长虹在各个业务单元都已建设了信息化系统。不过近年来,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渐遇到了瓶颈,特别是随着企业互联网化的进程加快,原来各自分离的信息系统,需要在数据层面进行新的融合。

  为此,长虹一直在数据采集整理与分析上有投入。到了2013年6月长虹建立了公司云服务事业部,在云端做硬件实施层的统一规划和建设,以统一平台进行数据的挖掘、分析、展现和开放。再到2013年8月长虹又与IBM、文思海辉技术有限公司以及绵阳科创区管委会共同建设了大中华区首个大数据竞争力分析中心,探索大数据下的商业模式。

  现在,大数据对长虹内部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贡献。

  一方面智能终端采集的数据将被分析和整合,用于产品迭代与工业设计的调整,以及为产品功能升级提供方向。例如,CHiQ智能终端用户的使用及其操作,会形成一系列数据,这些数据会自动传输到云平台,这些数据经过收集、分析,可以形成一些数据标签,准确定义用户的不同方面属性,最终可以用来指导迭代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另一方面,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为智能终端的制造提供重要参考。例如,过去生产线上,不同型号的智能终端会按一定比例生产,生产效率并未最大化。而经过大数据的分析,长虹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将生产线合理分配,不仅将有效的减少库存,也令公司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从对外的角度来看,长虹有千万级的用户,大数据的应用同时也是长虹新商业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有案例的是智能诊断服务以及智能交互。

  智能诊断主要是长虹可以通过云端跟进并分析智能终端的实际运行状态,如果智能终端出错长虹可以在短时间内准确的知道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并且在线解决问题。智能交互方面也有一些正在尝试的东西,尤其是在CHiQ系列产品上。典型的例子就是CHiQ空调与新浪的合作。最初长虹的基础设想是把室内外温度、湿度、空气清新度拿来比较,以便向用户证明终端产品的功效,后来逐步意识到,其实室外的传感器已经是实时的天气预报,甚至有可能做到比气象局更准确的实时气象预报。

  管理体制、思维模式、技术研发、商业模式,长虹内部的种种变化确实是清晰可见的,这些变化会给长虹带来什么样的益处目前还很难描述。而且从各种消息来看,长虹的转型变革还会继续向纵深方向延伸。作为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典型案例,未来的长虹值得期待。(来源:艾肯家电网)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分享到:
0

  原创  

统帅彩电刘耀平:再造开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沈阳老板电器:努力,让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