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电中国![登录]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技术不到位 中国冰箱进军国际市场有点虚

发表时间:2010-10-22      点击量:712      来源:

    前言:

    今年冰箱着实在家电市场“热”了一把,受到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的政策影响今年冰箱行业可以说产销两旺,从累积数据上看,1-8月冰箱销售延续去年的高速增长,内外销合计4904万台,同比增长23.5%。其中内销3628万台占总销量74%,同比增长29.9%,是冰箱销售的主要市场。出口1275万台,同比增长8.5%。随着国内冰箱市场格局逐渐稳固,单凭家门口作战已经无法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走出去”成为中国冰箱企业的集体最强音。然而我国的冰箱企业如此大规模的走出去,能否与国际产品形成对等型的竞争,在我们心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大大的问号。

    慧聪家电网10月22日原创:随着近几年国内家电企业的迅速发展,家电主业的利润越来越少,冰箱产业扩张的力度就几乎没有弹性,许多企业就像一个不理智的投资客哪有暴利往哪走,只要可以赢利,它们就会尝试。从最早的“试验田”PC开始,直到后来的手机、股市、金融和最近的地产热潮,每一个行业都是最具有暴利的行业,也被认为是最短命的行业。

    长期以来我国家电企业都以“营销”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冰箱也不例外。所谓“营销主导型”企业,是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营销行为。从广告营销到价格营销再到服务营销,企业全部的心思都花在了“营销”上,“把产品卖出去”成为企业所有工作的核心,技术与产品都成了配角,年度达到了多少销量,市场占有率上升了多少,甚至不惜为了好看的“数字”去造假。

    前几年,中国彩电屡次被外国反倾销,很大程度上因为我们的彩电卖得太便宜。你卖得便宜赚钱少不说,人家还会反倾销你,把你逐出市场;假如你卖得贵,别人反而会很尊重你。这是国际市场的价值准则。很多冰箱企业目前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低价低端难以实现良性发展。价格战打了一年又一年也没把本土企业打出个国际品牌,况且低价往往和低质联系在一起,不但影响本土企业的技术开发还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低下。营销主导型战略的危害性远不止于此。尝到“营销促进销量”甜头的企业,久而久之会形成营销崇拜心理,误认为营销无所不能,带着这种思维做国际市场,难免遭遇反倾销制裁,企业长期徘徊在低价竞争层面,很难和国际品牌形成抗衡。真正的国际企业与我们刚好相反,最注重的是核心技术,永远将技术和产品摆在企业的第一位。虽然近几年西门子冰箱在华的占有量一直在下降,但是提起西门子冰箱略懂一些的人都知道它的压缩机质量过硬,其保鲜技术也名噪一时,08年推出的真空保鲜技术得到了广泛认可。

    “高端化”是近几年家电行业提出的口号,产业结构要调整,产品要走向高端。今年我国高端冰箱快速发展,高端冰箱销售量比例的上升贯穿整个2010年。根据中怡康2010年1~5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冰箱总零售量同比增长19.45%,其中以三门、对开门和多门冰箱为代表的高端产品销量同比增长83.3%。

    虽然目前我国高端冰箱在保鲜节能和精确控温、制冷性等核心技术趋向成熟,另一方面,随着高端冰箱系列产品阵容的不断完善,高端冰箱在产品的外观设计、分类储存、抑菌除臭等人性化细节等方面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同。但不得不承认,我国的高端化时间短起步晚,在压缩机、节能技术等方面与欧美、日韩等外资品牌的角逐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NextPage]同时,产品本身搭载的很多高端功能只是一味对国外高端品牌性能的模仿,缺乏原创技术,在高端品牌中的竞争力低下,成为本土产品的“阿克琉斯之踵”。可以说,中国冰箱行业的“高端化”正处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阶段。中国企业必须向高附加值、高品牌形象转型,改走国际企业路线,否则永远不能和国际企业站在一起,中国产品永远不能摆脱被歧视局面。

    大企业缺乏竞争力,更多小的冰箱企业进军国际市场与大企业制定详细的发展战略不同,它们仅仅是看到了国际市场的利润诱惑,企图用低价占领国际市场。这种行为只能给自己带来短暂的盈利,损害的却是行业长远利益。

    著名家电分析专家刘步尘说过:中国企业总喜欢这样和国际企业比较:“我们的应用技术和它们差不多。”这其实是一种对消费者的误导,因为应用技术对产品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真正决定产品竞争力的是核心技术与原创技术,而在这两个方面,中国企业基本上不具有话语权,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功夫不到家。

    后记:

    选秀热、减肥热,出国热任何一种“热”都有其背后的原因,而“热”过头了就变成一种“烧”。诚然走出去、增加海外市场的市场份额是实现企业扩张的最佳途径,但走出国门之前,我们应该了解自己有没有实力跟国际品牌实行对等竞争,我们有没有将自己的技术完善到最好,有没有将自己的产品做到极致,高端化的路还很长,因此更需要企业在热闹的“出国潮”中冷静下来思考,“走出去”不单单是要出去更是要立足,而立足考验的是产品,是核心技术。值得欣慰的是,我们正在看到曙光。经过多年的努力,华为、海尔已初步建构出国际企业竞争力,并有望成为率先跻身国际品牌行列的中国企业。已经“走出去”的要立足,准备“走出去”的需掂量,毕竟,出过国的不一定都是海归,还有海待。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原创  

志高集团董事长李兴浩:

 见到李兴浩的第一印象,就是他身上毫不掩饰的霸气,张扬的黄色...

统帅彩电刘耀平:再造开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