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视面临严格政策监管,前途一片渺茫;3D电视则是大肆炒作之后市场反应冷淡,内容贫乏,发展缓慢。这对难兄难弟到底谁会把握市场先机,实现突破性发展?中国平板电视到底会前往何方?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将在本文进行讨论:
互联网电视监管政策频出
互联网电视事实上并非是对电视产品硬件的升级或是颠覆,而是在当前电视制造业利润日趋摊薄的情况下厂商开发出的新的增值点。事实上,互联网电视的普及速度非常之快,根据奥维咨询的数据,2009年全年中国市场销售互联网电视共99.1万台,而有线电视入户百万台用了4、5年的时间。
既然硬件普及方面不成问题,那么内容就成为当前互联网电视市场持续发展的掣肘。但自互联网电视诞生之初,围绕着内容问题几经起伏,甚至险些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2009年8月,各大本土厂商正你争我抢的推广互联网电视新品,而广电总局一纸通知要求通过互联网连接电视机或机顶盒等电子产品,向电视机终端用户提供视听节目服务,必须取得“以电视机为服务终端”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2010年3月,广电总局终于开闸发放了第一批互联网电视牌照,分别花落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上海文广旗下百视通的和杭州华数传媒网络公司。随后广电总局下发了《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管理规范》、《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管理规范》两份文件,表明将对互联网电视领域采取“内容服务+集成业务”双管制,除上文的提到的三家“广电嫡系”网站获得了集成业务牌照之外,地方广电播出机构将获得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牌照。
牌照颁发之后,各大互联网电视厂商自建平台或是同其他未取得牌照的机构合作的平台都必须停止运营,TCL、创维等厂商积极寻求同拥有牌照的网站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以获得提供内容的“合法身份”。如TCL携手CNTV共建互联网电视实验室,创维甚至同三家牌照持有者都成为了战略合作伙伴。
另据了解,相对厂商自建平台产生的费用而言,同CNTV等获得牌照网站进行合作的费用不菲,而这部分多出来的成本最后仍会加在消费者的身上。
广电总局对互联网电视频出监管政策,各大电视厂商叫苦不迭却又无奈的为之奔走,生怕抢不上“合法资格”使得前期巨额广告和开发费用打水漂。而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源则是“广电系”与“电信系”争抢三网融合市场控制权。
互联网电视复杂处境源自争抢市场控制权
在讨论互联网电视的复杂处境之前,我们先来看与之息息相关的“三网融合”现阶段的进程:
在2010年4月2日工信部、广电总局提交的三网融合第一稿方案被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小组以“缺乏可实施性”的理由驳回。5月初,试点方案第二稿再次以同样理由被驳回。[NextPage]三网融合进程一再被推迟的根源就是来自于广电总局与工信部的利益博弈,双方都想最大程度的进入对方的市场,都想先发制人掌握三网融合谈判桌上的主动权。
回到互联网电视上来看,对于刚刚起步的互联网电视产业,厂商以互联网上的海量资源为噱头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电视终端同公共互联网相连接,这绝对不是广电总局想看到的,这会使广电总局丧失对电视终端的控制。相对于广电网络,互联网平台过于开放和丰富,从传输到内容都给广电总局的传统监管提出了难题。内容和集成双牌照监管政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炉的。
广电总局想要牢牢握紧互联网电视产业的控制权,这两份牌照就注定不可能广泛的发放。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消费者替厂商和网站的合作买单,用这种不完全的“互联网”电视连接互联网,但只能收看这几家广电嫡系网站推送的有限的电视节目。试问这和现在的有线电视能有多大区别呢?
互联网电视发展环境尚不成熟
除了政策监管带来的市场走向不明之外,中国互联网电视的发展环境也尚不成熟。尽管当前多家本土厂商已经宣称停产不带互联网功能的电视产品,但即使没有广电总局的监管政策,仅靠互联网电视自身也很难健康、快速的发展。
首先,互联网电视产业的统一标准仍缺失
目前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开始组织制定相关的标准,包括画面质量、接口设置、内容保护等方面内容。这一标准出台之后无疑将会进一步的规范市场,同时碍于中国政策方向不明而徘徊在中国互联网电视市场门外的国外电视厂商而言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届时中国互联网电视市场也将迎来国内外阵营激烈的竞争。
另外,网速制约了互联网电视的发展
市场调查机构iSuppli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对于互联网电视而言,至少需要30m以上的带宽才能使互联网电视流畅的播放高清视频。而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网速还差得很远。现在众多购买了互联网电视的消费者反映,收看在线节目效果差、下载电影速度慢。
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政策环境,中国互联网电视的发展都面临诸多难题,而2010年平板电视领域的另一热点:3D电视,可谓是互联网电视的难兄难弟,现在面临怎样的难题呢?
3D电视热炒后在中国遭遇冷场
3D电视在2010年ces大展上吸引了全球的目光,随后便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在2010年4月,咨询机构DisplaySearch提高了对于2010年全球3D电视出货量的预测,提高到了250万台,同时预计到2013年全球3D市场将会有高速的发展,届时3D电视将占40英寸以上电视出货量的27%。
从往常情况而言,像3D电视这种在CES展览上展出的热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可以上市销售尚属罕见。三星、LG、松下和索尼旗下3D电视均已量产上市,而中国本土品牌创维、长虹等品牌也推出了3D电视新品。一时间3D电视占据各大报端显著位置,五一小黄金周更是被多方看做是3D电视的市场突破战场。[NextPage]而时至今日,尽管3D电视已经登录全国各大卖场,但仍是看的多买的少,中国消费者对于3D电视的接受程度远低于互联网电视,销售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首先,没有内容可看
同互联网电视窘境不同的是,3D电视的内容贫乏主要是体现在制作层面上的。2010年过了一小半,而我们看到的真正使用3D技术的电影也仅有《阿凡达》一部,其他的2D转3D的电影从效果到影响都远远不及这部将3D概念普及开来的作品。
目前松下与美国电视服务商合作在2010年6月推出3个3D电视频道。美国ESPN和Discover频道宣布开播3D节目,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均已提出3D节目播放计划。2010年6月份的南非世界杯,也会在美国等地采用3D方式播出。而这一切,都和中国消费者无缘。
尽管广电方面已经表示2010年年内中国会有3D电视的试播,同时广电方面已经加紧研究制定3D电视的相关标准。但中国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的普及之路让我们对3D电视的内容建设不敢报以太乐观的期望。
其次,3D电视太贵
三星在中国销售的46英寸和55英寸3D电视的售价分别为19999元和25999元;索尼同规格的3D电视售价分别为20999元和26999元。海信47英寸3D电视售价为16999元,55英寸为19999元。而目前市面上46英寸的LED背光液晶电视价格多在万元左右,本土品牌甚至都在7、8000元价位,更不用说市场已经相当成熟的普通CCFL背光液晶电视了。
每一种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的时候,都面临价格较高接受者少的问题。而3D电视面临的局面似乎更加严峻。因为3D电视现阶段的技术局限性,除了电视本身的价格较普通产品高出数千元之外,消费者还需要为每人一副的3D接收眼镜付费。这种附 互联网电视障碍重重VS3D电视无米下锅,谁先突破?
对于饱受争议的互联网电视监管政策,ZDC的观点是:要不要管?肯定要!但是现在的监管措施尚不健全。对于一个新兴产业而言,监管力度决定了这一产业能否健康稳定的发展。说停就停,说禁就禁势必引发问题,仅仅给几个嫡系企业发放牌照也不意味着对这一领域的监管可以一劳永逸。我们只能期待着互联网电视的统一标准尽管出炉,相关部门依照标准给互联网电视一个开放的发展平台,进一步优化其外部发展环境。
康佳在2010年推出的互联网电视新品采用了开发式的平台,试图通过SDK软件开发的模式,搭建类似苹果APPstore的网锐平台,实现全民参与内容建造,并开发新的盈利模式。姑且不论这一平台能吸引多少用户,也不论广电的监管触角多久会伸到这一平台来,这一构想还是为中国互联网电视的内容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途径。
相对于互联网电视,3D的电视的发展更像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就目前中国的3D节目制作水平而言,想要提供一个电视频道的日常3D节目还是有很大难度的。仅是高清电视信号普及现在还遥遥无期,更不要提3D电视信号普及了。
加装置不仅佩戴不舒适,而且价格不菲,均在数百甚至上千元。[NextPage]ZDC认为,2010年3D电视只能算是和中国消费者见上一面,而其真正的开始放量增长需要等到国外3D电视内容丰富起来、国内有条件将其引入并建立高速的传输网络之后。而这一过程预计需要3—5年,甚至更久。
结语:
无论是互联网电视还是3D电视,都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的内容、更加优秀的视觉享受。我们期待着通过互联网看到极大丰富的2D或3D电视内容的那一天,而在此之前,电视产业势必经过曲折的发展。
见到李兴浩的第一印象,就是他身上毫不掩饰的霸气,张扬的黄色...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