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机“国标”寻求升级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9月,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托九阳股份担任豆浆机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组长,负责组织成员开展标准制订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在2009年12月15日,“豆浆机国家标准”正式获得审定通过,豆浆机行业结束了多年来“无标可依”的阶段。
在中国,豆浆机市场潜力巨大,根据中国家电协会前段时间发布的《2009年豆浆机行业发展报告》分析指出,2009年全年豆浆机的市场销量达2000万台以上,销售额超过80亿元。对此,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院长、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马德军表示,推动豆浆机国际标准的出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这次豆浆机标准系列会议将形成豆浆机行业国际标准草案,力争今年10月份在西雅图进行的IEC年会上向各国委员进行推介寻求将豆浆机“国家标准”升级成为“国际标准”。
马德军还告诉记者:“作为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粹产品,在豆浆机国家标准的起草时就曾考虑,将其往国际标准的方向靠,因为目前豆浆机的国际标准空白,中国出口欧美的豆浆机,在进口国适用的也是液体加热器(如电热水壶)的国际标准。”
标准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标准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体现,谁拥有国际标准越多,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在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企业大都处于“失语”的状态。截至本世纪初,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国际标准已近20000项,但中国企业参与制订的仅20余项,负责制订这些标准的专业技术委员会达900多个,而中国仅参与其中不足10个。
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品牌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国内企业在不少行业国际标准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LED背光、电信4G标准、财务软件甚至是制鞋工艺等方面都参与甚至主导着国际标准的制定,但总体状况并没有本质上的改观。
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霍杜芳指出,尽管我国家电行业近几年采用国际标准比例有所上升,但参与程度却不尽人意,尤其是参与起草、制订等实质性工作严重不足,导致对标准最新发展情况缺乏了解,对技术发展新动态难以跟踪。
霍杜芳表示,我们对国际标准制订参与程度不足,一些跨国公司借机将技术含量低且过时的产品输入国内,并在市场上畅通无阻地销售;同时,发达国家又设高标准屏障,使我国产品难以进入国外市场。标准制定的缺失,使我国产品在国际贸易战中处于不利处境。
豆浆机国家标准的出台,极大的规范了国内豆浆机行业,却对国际市场的准入与治理“无能为力”。豆浆机国家标准起草组组长单位九阳认为,豆浆机作为并不多见的、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家电产品,只有真正地树立行业国际标准,才能保证中国豆浆机企业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