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电中国![登录]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鸿海集团: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发表时间:2013-01-16      点击量:324      来源:
  慧聪家电网原创:2013年1月11日8时左右,台湾鸿海集团在中国江西丰城的下属企业新海洋精密组件(丰城)有限公司发生游行,大约1000名富士康的工人上街抗议薪资和待遇问题,有部分工人被拘捕。

    2013年1月9日,台湾媒体报道称,鸿海集团旗下SMT(SurfaceMountTechnology)技术委员会多位高管被曝长期向供应商索贿,并遭到深圳公安拘捕。据悉,涉事高管多为鸿海集团老臣,目前案件已经交由台湾和大陆警方处理。

    2012年9月23时至24日3时,鸿海集团旗下的太原富士康工厂发生大规模骚乱事件,事件起因为保安与员工冲突,最后演变为数千名员工的群殴事件,打砸持续五个多小时,场面一度失去控制。

    2012年12日上午8:30,深圳富士康观澜厂区宿舍一名男子跳楼自杀身亡,此前,富士康曾发生过“13连跳”,造成十死三伤。

    2012年9月3日,江苏淮安富士康被爆出“被实习”丑闻:江苏淮安一些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不管专业是否对口,都被学校强制安排到淮安的富士康工厂“实习”。此次学生“被实习”媒体分析称与赶制iphone5有关,由于人手不够,富士康以“实习”的名义从学校拉来廉价劳工。据悉,成都、重庆和南宁等地也发生了类似情况。10月份富士康再次爆出用工问题:烟台富士康工厂雇佣最小年龄14岁童工加班赶制游戏机,并为此道歉。

    短短的半年间,鸿海集团及其旗下的富士康就负面频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鸿海集团,为什么你总是出事?

鸿海集团: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鸿海集团: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狼”性企业文化拷问“人”性关怀

    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曾直言自己信奉“苍狼文化”,受此影响,鸿海旗下的富士康工厂也不可避免的带上了“狼性”。代工的企业性质决定了富士康不需要精密技术和人才的大量投入,只是将更多注意力集中于最大限度获取利润上。盈利,富士康靠的是规模化的大生产和廉价劳动力。

    为了最大限度的攫取利润,富士康采用军事化管理模式,厂区雇佣大量保安负责监督工人,忽视员工的基本需求和权利,忽视员工群体的个体性差异化管理,把工人当做机器,对待工人态度多粗暴无礼,厂区内时常发生的保安殴打员工事件导致员工与保安之间积怨很深。据了解,仅去年爆发大规模群殴事件的太原富士康就有保安人员1500多名。靠大量保安人员对工人施压监管,显然不是提高企业利润的应有之道。富士康工厂里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员工群体的差异性极易积累产生矛盾,再加上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多为80、90后,更加注重个性和对自身权益的维护,集中高压式的管理已经有点行不通:此次江西富士康工厂爆发的游行活动正是因为薪资和待遇问题,工人抗议工资太低、加薪不平衡、伙食太差以及管理太严苛,并且工人希望通过罢工来取得与上层对话的诉求也没有得到满足,罢工事件酝酿成了游行示威活动。此前频频发生的员工跳楼事件曾引起富士康管理的震动,曾引入员工心理疏导,为员工提供心理服务,但是“心理疏导”后来也草草了之,也再没有了下文。

    作为世界知名的代工企业,鸿海集团的崛起壮大得益于我国传统制造业的优势:廉价劳动力、低廉原材料成本、低环境污染成本以及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但是随着我国劳动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工人工资得到提升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正在逐步压缩代工企业利润,富士康的生存也面临考验。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考虑如何降低成本本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压榨工人,漠视员工需求导致的结果只会是员工与企业之间矛盾的积聚,一旦被引爆就难以收场。

    高层管理疏漏 国际化扩张并非易事

    此次鸿海集团高层SMT委员会爆出的索贿案,虽然有台商称,“回扣”是在大陆做生意的“潜规则”,但是对于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来说则显得没那么正常。索贿案涉案人员多为鸿海集团老臣:前资深副总兼任SMT技术委员会副主委廖万成、SMT技术委员会总干事兼经理邓志贤、资深经理陈志川、SMT工程部经理游吉安等,这本身就暴露出企业对高层员工管理的疏漏。在公司组织结构上,SMT技术委员会素有“鸿海第一大会”之称,负责集团各部门使用设备或物料的监管并可以决定鸿海集团采购的最终裁量权,高度集中的权力加上缺少有效监管,为腐败提供了滋长的温床。

    眼下,鸿海集团正在走向全球化扩张的道路,先后在巴西、墨西哥等地投资,而随着富士康的大客户—苹果公司表示将增加美国本土的采购投入后,富士康也考虑进一步跟进,不排除将在美国设厂的可能。在国内,虽然鸿海旗下富士康屡屡爆发劳工丑闻,求职者依然趋之若鹜,但是在劳动力成本高昂的美国,这样的用工情况恐怕难以复制了。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技术和人,对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鸿海集团来说,“人”的管理则更为重要和关键。而就目前而言,鸿海集团围绕“人”做的文章还远远不够。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