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座大山压迫 日系家电企业迅速没落
日系家电企业的没落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本身的创新力不足。日系企业上世纪之所以可以称霸全世界,与其对创新力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日系家电、电子产品曾经就是全球电子、家电产品的潮流风向标。而如今呢?在包括韩系企业、中国国产企业奋力直追的同时,日系家电企业却再也没有了曾经的创新力,对技术部门的忽略让日系家电逐渐沦为了老爷车:说起来结实实用,但感受度总不如豪华的小轿车好看。以电视产品为例,近两年来包括韩国的三星,中国的国产电视六大品牌都在致力于智能电视的开发上,国产电视更是在去年下半年提出的云电视的概念。日系电视呢?索尼曾经是首个推出3D电视的企业,但由于之后的疏于管理、推广,3D电视的霸主依然成了韩国的三星和LG,索尼电视则以庸庸无为的姿态在亏损的路上越走越远;松下也曾经是全球电视产业的大户,之后由于等离子电视的衰败,松下早早的便退出了全球电视产业实质性的竞争,几年来电视产品更是谈不上推陈出新;夏普在所有的日系电视中算是最实力雄厚的,但在其他企业都紧抓3D、智能等功能时,夏普却在很专注的研究自己的四色技术。虽然夏普执着于电视音画本质的精神很令人感动,但消费市场却不大认同;东芝、日立电视则早早的要么推迟市场要么被边缘化了。
除了自身创新力不足外,让日系家电企业在2011年惨败的原因还有大地震、大洪水等天灾和日元升值、对手压迫等人祸。
2011年年初的日本大地震让大多日系家电企业的核心技术研究产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受到重创的日系家电企业甚至还没能完全喘过气,年末泰国的大洪水便如当头棒喝一样砸在头上。泰国大洪水毁掉的不仅是日系家电企业在泰国的生产工厂,同时也毁掉了日系家电企业完全恢复的可能性。于是集体亏损的日系家电企业很悲剧的成了2011年末2012年初家电产业中最“亮眼”的团体。与曾经受全球瞩目的亮眼不同,这次日系家电企业团体感受到的不是融融的春风、而是锥心刺骨的寒风。
日元升值或贬值,对当下的日系家电企业来说都不算好消息。而来自韩系家电巨头三星、LG的压迫和中国国产家电企业的崛起才是日系家电企业更难以面对的大山。
三星、LG在2011年分别登上了全球电视市场排行的榜首和第二,而曾经第一的索尼却被挤到第三甚至第四。中国国内的黑电企业也在2011年实现逆转,2011年中国国内的电视销售排行榜上,前五位都是国产品牌,索尼、夏普等曾经的王牌的市占率已经跌落至谷底。 [NextPage]在这样数面夹击的情境下,日系家电企业的艰难可想而知。
连续亏损下忙转型 愈转愈没落
面对走下坡路的业绩,日系家电企业并不是无动于衷:松下很早已经就开始涉足太阳能面板、车载电池等绿色科技产业,并逐渐退出家电业务。在2011年松下甚至将三洋白电部门出售给了国内家电巨头海尔集团,以此来完成整个战略部署的瘦身技术。2011年下半年松下又连续完成了液晶面板厂的出售业务和等离子面板厂的停产决定,可以说从白电到黑电,松下都在有意识的进行剥离;索尼则在2012年终于决定逐渐重组电视业务,将未来的重点放在数码影像、智能手机和游戏业务上。在此之前索尼还放弃了与三星合资的面板企业;夏普则宣布进军白电市场,在更早的时候夏普也是进入了小电市场,包括空气净化器等小电产品目前已经在市场有售;日立则更多的将经历放在了非家电产业上,甚至决定今年内将电视业务实现全部外包。
除了进行业务重心转移,日系家电还在政府的牵引下,以增强竞争力为前天,进行了各种抱团:瑞萨、富士通、松下等三大半导体厂商计划合并旗下芯片业务;索尼、东芝、日立合并中小尺寸面板企业。可以看到的是,无论日本政府还是日系家电企业本身都在积极的进行各种转型,以求解决眼前的危机。但结果并没达到政府和企业当初做决定时的预期,不管是目前已经出炉的财报还是今后的市场预期,日系家电企业都集体唱衰。
索尼的新CEO在宣布上任之后对索尼的未来表现的信心十足,但同时也提到了企业的根本症结:改革创新。平井一夫说:改革虽痛,但要切实推进,已经没有犹豫的时间了。这句话可能适合任何一家日系的家电企业。日系家电企业的转型之路从很早就开始,可是最终却依旧以沉重的身姿完成了堪称家电史上最大手笔的集体大亏损。愈转型愈没落的日系家电到底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挥霍?下一次转型,日系家电企业还能否伤得起,既是问号也是惊叹号。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