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几大家电巨头企业——索尼、夏普、松下、日立等,2011财年报巨亏的消息引发行业“地震”,这些企业的亏损程度令人惊讶。反观中国家电企业,似乎也没好到那里去,可谓“难兄难弟”,2011年业绩报告也是跌多增少。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家电行业这番景象?日系家电巨头齐亏损,又能给中国企业带来什么启示?
日系家电巨头齐亏 国产品牌崛起好时机
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日系家电巨头齐陷巨亏泥潭。财报显示,2011财年,夏普预计净亏损38亿美元,创下夏普百年最大年度亏损;索尼预计亏损29亿美元,已是连续第四年亏损;而另一巨头松下净亏损预计将扩大到102亿美元,不仅将创松下年度亏损纪录,也将创下日本制造业企业年度亏损新高。
日系家电巨头齐亏损
东芝、日立等其他知名品牌,日子也并不好过,根据东芝公司公布的财报,在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三个月内,该公司出现了106亿日元的净亏损。日立方面,在截至去年12月的第三财季内,该公司实现净利润342.8亿日元(约合4.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20.9亿日元骤降45%。
这些巨头,不是大幅亏损就是赢利急剧下降,尤其在显示面板、电视机等利润丰厚的王牌领域,日本大牌的亏损尤为惊人。
反观中国家电企业,房地产业低迷、优惠政策逐步退出导致补贴减少以及成本增加、库存高企等等,2011年的业绩报告似乎也比较难看。
中国家电企业跌多增少
春节过后,各家电企业2011年业绩预告出炉,笔者了解到,美菱电器、ST科龙、万家乐等多个家电企业预告2011年业绩下滑,其中美菱电器的净利同比跌幅高达66%,万家乐预计2011年净利润减少约48%~33%,科龙2011年盈利也将同比下降50%~70%。
黑电方面,康佳2011年预计业绩同比下降64%~88%,主要是由于彩电、手机竞争激烈,价格下降以及工资、融资等成本上升。当然也有特例,TCL集团、海信电器、老板电器的业绩均预增,其中海信电器2011年的净利润预计比2010年翻番。 [NextPage] 面对亏损日系家电企业忙应对
索尼换帅重振电视业务
在当前严峻的形式下,日系巨头纷纷寻“出路”。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属索尼了,在公布2011年第三财季报告的当天宣布换帅,任命平井一夫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或将执行斯金格把索尼电视机和计算机业务与娱乐业务的内容进行整合的愿景。
信任索尼总裁平井一夫
平井一夫表示,索尼接下来的重点课题,是进一步强化支撑消费电子业务发展的数字成像、视频游戏以及智能手机业务,重振平板电视业务,同时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
记得在2011年11月1日,索尼把旗下电视业务割分成三个部门,分别负责LCD电视、外包和下一代电视机业务。在2011年年底,索尼将持有的液晶显示器合资企业S-LCD将近50%股份出售给合资方三星。但是,这依然没有扭转索尼电视连续八年亏损的颓势。如今,换帅能否扭亏为盈,还需市场来检验。
夏普缩减50%产能
所有日系企业中夏普的电视业务在其整体业务中所占比例当属最大,因此当全球电视市场出现衰退时夏普所受到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建厂百年来最亏财年正是说明了这个问题。
夏普缩减一半产能布局小家电等业务
夏普近日宣布,将日本大阪堺市液晶屏幕工厂产能缩减50%,以减轻电视机销售低迷带来的库存压力。另外一方面夏普也是在积极的布局生活小家电、手机等业务,以此来推动整体业务的盈利状况。
业内专家分析,在家电寒冬到来之际,本就不具备白电优势的夏普希望借白电挽回市场颓势有些“慌不择路”:即便进军高端市场,仍将受到西门子、三星、LG等众品牌的夹击而举步维艰。 [NextPage]松下转移发展重点日立电视全外包
松下转移发展重点
由于等离子电视业务在全球的全线衰退,松下受到了很大波及,也因此松下早早的将其业务方向了做了改变。随着停产等离子面板工厂、出售液晶面板厂等事项的完成,松下也将逐步实现对电视业务的剥离,转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诸如太阳能等绿色产业的发展上。
松下总裁大坪文雄曾表示,2012财年松下有望实现V形恢复。对于“赤字大户”的电视部门,松下将把重点放在高附加值产品上。同时,他希望将松下改造成太阳能面板及车载电池等环保创新型产品的领先厂商。
日立方面,笔者也了解到,该公司已经决定自今年起,在电视业务上产品制造全部外包,电视业务被边缘化的迹象明显。
日立电视全部外包
我们都知道,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日系电视企业日立早在几年前就因为连续亏损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在2011年又宣布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只是这一次日立将其大部分的生产业务外包给了国内的生产企业,以此来降低可能出现的生产成本压力。
日系各企业的自救举措,在很多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看到,主要目的在于削减成本,摒弃低利润板块,凸显主营业务,度过经营难关。
像日立这种情况一样,消失几年后又卷土重来,这非常适合日本国民“忍”的精神,因此,面对日系各企业亏损,国内家电企业一定不要掉以轻心,毕竟,这些举措只是短期内的权宜之计,当前欧美债务危机负面影响仍然无法消除,日本企业在部分领域暂时的“隐退”,仍然是为了日后的“卷土重来”。
中国家电企业的警示录
尽管遭受巨额亏损,但不得不看到,索尼、夏普、松下、日立等日系家电巨头,仍一直在积极探索创新和变革,它们的经历对中国企业尤其是家电行业来说,警示意义颇大。
上下游没有主导权掌握技术是关键
我们都知道,日本家电企业多年前就开始向上游转型,淡出制造领域,保留高端产品,获得可观利润,像日立等纷纷寻找代工就是个例子。而中国家电企业的隐患在于,大部分的核心技术已经掌握在日韩企业手中,上下游没有主导权,依靠制造利润过日子。
记得有位专家曾说过,中国企业面前只有三条路:向上走,转型升级;向外走,海外拓展;向下走,被淘汰。向上走,必须掌握核心技术,才有主导权;向外走,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向下走,单纯靠制造利润过日子,迟早会被淘汰。
摆脱政策依赖症实现转型
2011年底,家电行业各项刺激性消费政策陆续推出,2012年伊始,我们也见证了行业萧条的景象。政策的退出,让我们看到国内家电行业对政策的依赖,眼下,虽然有消息称,后续性政策即将出台,但单纯依赖政策只会令今后的业绩报告更难看。
政策这东西,该来的总会来,与其依靠外力,不如练好内功。在政策结束前,企业就应该提前做好准备,或许一些家电企业还本着会继续延续的心理等待,虽然此前如以旧换新,已经延续一次了,但这是长远之计吗?
其实,企业只有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更好的褪去政策的“棉衣”而不被受冻。就如,海尔收购三洋等等,在业内看来,此举或将为海尔大举进军日本和东南亚市场起到铺垫作用。另外也有一些企业加大高端产品的比重,企业只有转型才能安慰度过“寒冬”。
写在文后:日系家电企业齐亏损,虽然发生在它们身上,这其实也是给中国企业上了一课,日系家电企业纷纷转型,其抗风险的能力也是值得中国企业借鉴的。另外,当前日系家电企业这个现状,也给中国企业崛起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因此,能否抓住时机,如何来抓,这就需要各企业的眼光了。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