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6月1日,为期一年的节能补贴政策到期,政策推动了节能家电的规模化发展,消费拉动效果明显。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政策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企业患上了“政策依赖病”,而市场也被超前透支,在一些领域产生了产能过剩的现象。您如何评价节能补贴政策的效果?创维如何应对“后补贴时代”?
杨东文:节能补贴政策退出市场,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在此之前,我们推出过家电下乡、以旧换新,都陆续退出市场,节能补贴政策是当时全球金融危机,消费推动市场转型的大背景下,推出的一些促进消费的特殊性政策。这些政策首先肯定是正面,任何一项政策很难做到十全十美。
首先,节能补贴政策促进了家电产品的升级换代,推动了产业技术进步,耗能大、能效低的产品被淘汰。现在200升的冰箱产品,日均耗电量不到半度,大约在0.38到0.4度,这是以前很难想象的事情,这是政策带动和推动的效果。第二,节能补贴政策在家电市场拉动、促进消费方面也切实起到了作用。第三,对于家庭的家电消费,淘汰旧的耗能产品,买节能的产品,补贴政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当然,行业和舆论对于节能补贴政策也有一些诟病。第一,对于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来说,形成了一定的扭曲,本来是自然运行的市场,由无形的手调节,政府参与后,造成消费能力提前透支。
第二,客观上存在不公平的问题,只有买节能家电补贴的人才能享受优惠,不买的人则享受不到。这一点上,我们是否可以参考香港、澳门的做法,直接给居民发消费券。
第三,补贴政策的流程比较长,因为是“价外补”,对于厂家来说,涉及现金流量上的压力,这个过程占用了供应商的现金流。
总体上,这种政策一个比一个成熟,部门的协调能力、流程的科学化方面都有进步,是“得大于失”的。对于厂家来讲,由于政策的退出,涉及到产品型号的切换;第二,如何应对市场的波动也成为一个问题,供应商要把握好库存的管理、通过自己的力量激活市场。
最后我提一点建议,国家促进消费的方式有很多,除了这种政策之外,还是要从根本上促进消费的增长。消不消费,是收入的问题。通过减税、提高个税扣减基数,在税制结构上进行改革等,也能够起到促进消费的作用,而且更加公平。欧美国家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