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价格战两大主角,京东和苏宁力求做大营业额搏取上市无可厚非。但电商大战开锣,互联网营销的费用自然上涨,被吞噬净利润的其他企业又将如何求生存?
关注度急剧下降
乱中圈地,经过连续几年的价格战,各大电商已经累积了不少经验,从营造轰轰烈烈的场面、眼花缭乱的促销手法、供应商的或招安或威胁……各种手法都已了然于胸。
但与此同时,消费者甄别促销猫腻的能力也在提升。先涨价再促销、订单无法生成、低价商品断货等手段,再也难以忽悠消费者。价格战喊得多大声不重要,只有买到真正便宜的商品才是硬道理。
因此今年的这场价格战,参战的电商虽然越来越多,从天猫、京东、当当等传统参与者,拓展至唯品会、聚美优品等新丁,但气氛却让人感觉冷冷清清,仿若一场独角戏。
在昨日南都经济官微发起的“6·18电商大战真便宜还是假实惠”的调查中,37%的参与者投给了“根本不关注,都是商家宣传而已”这一选项,另有31%的参与者认为“今年商品降价幅度没有去年大,喊得欢实惠少”,真正认为“确实有便宜货”的参与者只有7%。
市民吴小姐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三洋帝度冰箱,我上月京东买1798元,今天看,一分钱没少。”来自网易惠惠网的数据显示,同为价格战,在 2012年的8·15中,京东流量涨幅达到1 3 2 %,苏宁流量涨幅706%。而在今年的6·18中,截至18日下午15:00,京东流量日均涨幅仅为36%,而苏宁流量上涨49%。
参与价格战的供应商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受到去年电商价格战被监管部门查处,以及今年电商普遍追求盈利的压力,在自营业务上降价的幅度有限。“受此影响,关注度急剧下降,消费意愿减少,就连真降价的平台卖家也没有捞到好处。”
要营业额还是要利润?
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战现在看来更像是个噱头。但对于电商企业来说,价格战却是圈地的重要手段。但价格战是把双刃剑,刺伤对手的同时,也很可能伤及自己。
根据网易惠惠网的数据显示,6月18日0:00~15:00期间,各电商商品的价格为一年内历史最低价的比例中,京东以41%的比例排在首位,其次是当当(37%)及易迅(36%)。
当竞争加剧,互联网营销的费用自然上涨,如果售价又要低廉,那么直接吞噬的就是净利润。如此这般,资本市场又是否会买账。
以苏宁为例,在此次价格战中,苏宁将去年8·15的3C品类线上线下同价,推行到全国范围的线上线下同价,无条件与苏宁易购的网上价格相同。但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苏宁股价已连续两日下跌,17日,苏宁云商开盘价为5 .64,收于5 .59,跌幅0 .53%。昨日开盘价为5.61,收盘下挫至5 .5 4,跌幅0 .89%。此前,中信证券已将苏宁2 0 1 3年~2015年的业绩预测调整为每股0 .1 8元、0 .22元、0 .29元,较此前0 .37元、0 .44元、0 .50元的预测下降近半。
但易观电商分析师陈寿送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长远来看线上线下同价是趋势,营业额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要放在一个长的时间段内观察。“线上原先价格低是因为大家牺牲了利润空间去追求规模,现在大家也在走商业化方向,开始追求利润和造血能力,这时候价格就会有一定提升。而线下在面临其他渠道竞争的时候也可能做一些调整,比如降价,同时会将原来压缩在渠道上的成本释放出来,最后线上线下会是趋同的。”
数据
来自网易惠惠网的数据显示,同为价格战,在2012年的8·15中,京东流量涨幅达到132%,苏宁流量涨幅706%。而在今年的6·18中,截至18日下午15:00,京东流量日均涨幅仅为36%,而苏宁流量上涨49%。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