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电中国![登录]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双喜”返乡打假再陷恩怨情仇

发表时间:2010-02-02      点击量:816      来源:

    不到十天的时间,乔雷的心情便从最初的火热慢慢冷却下来,这位被“双喜压力锅”珠海总部委托到沈阳打假的代表,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回想起数天前的雄心勃勃以及攻城拔寨的气魄,现在的乔雷有些垂头丧气。
“我们打假已有三四年了,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尴尬。”乔雷说,沈阳某大型超市摆着假冒“双喜”电压力锅产品,可就是没人能给他们撤掉,“真气人啊!”
事实上,对于珠海“双喜压力锅”总部来说,这次来沈打假颇有壮志难酬的味道。“双喜”这个曾经享誉半个多世纪的品牌,每一次悲喜历程和辗转迁徙都伴随着商标注册和使用的纠葛。现在,他们的打假风暴再次被商标问题困扰。
本报记者深入调查了“双喜”来沈打假的台前幕后,并希望以此来警醒那些创业初期的企业或品牌——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商标保护意识的缺失,将会成为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致命阻力和障碍。

又现乱象 沈超市被指卖假“双喜”

1月24日,乔雷接到“双喜”珠海总部的指令,说是沈阳某大型超市的几家店里,出现了广东廉江市欧格尔电器公司生产的假冒“双喜”牌电压力锅,于是,乔雷组织了一队人马到沈阳该超市进行查看。
在青年大街店,顾客一进卖场就“撞”上一堆摞成一米多高的“双喜”电压力锅。售货员说,快过年了,这是他们在搞活动,因为“双喜”是中国名牌,所以才被选做“堆头”的。记者看到,这种“双喜”电压力锅十分便宜,只要花199元,如果再加一元钱,还可买到其它几种价值几十元或上百元的商品。
在另外两家店内,小家电区域里同样在十分醒目的位置摆放着这种“双喜”电压力锅,问售货员这是从哪里进的货,都说这是从广东厂家进的,而且一切手续齐全,保证绝不会有假冒的问题。
在这种锅的外包装上,清楚地写着产地是“广东欧格尔电器公司”,并标有注册商标(R)字样。
记者按照包装上的电话打了过去,一位自称是主管销售的女经理告诉记者,这种锅是他们生产的,已有两年了,问及这个商标的使用权限时,这位经理告诉记者,他们是从吉林龙井市一厂家购买的商标使用权,双方是有合同约定的,所以肯定不存在侵权之说。
当记者问到购买的商标使用权是电饭锅还是电压力锅时,对方说:“肯定都有,不然我们也不能这样生产啊!”
乔雷告诉记者,早在2006年,广东的这家企业确实与吉林龙井市的一家小厂签订了一个“双喜”牌商标使用权协议,期限是2006年到2011年,每年的使用费只有4万元,但到目前为止,只在签订合同时,付给了一年的使用费,其余的全在欠账当中。更重要的是,协议上写的是“双喜”电饭锅,而不是“双喜”电压力锅,二者不管在外观还是使用功能上,都有很大差别。
按乔雷的说法,广东这家企业不能算是购买商标使用权,应该为租赁使用权,是这个厂家在“卖贴牌”。
在乔雷提供的这个“卖贴牌”的协议上,记者清楚地看到,上面写着的是电饭锅,而没有电压力锅的字样。
乔雷介绍说,珠海“双喜”集团目前已注册了“双喜”电压力锅这个商标,国家商标注册部门早已备案,虽还没有正式批下来,珠海方面已将这种电压力锅推向了市场,但在品牌标注上,只能用“双喜TM”字样,而不能用“双喜R”字样。“R”代表的就是注册商标,只有商标真正地注册下来了,才能用“双喜R”。
乔雷认为,广东厂家的这种行为,是地地道道的造假行为,他们在市场上的这种产品,纯属冒牌。
但打假结果令他们十分失望。乔雷说,他们将沈阳市场调查完后,将此事举报给沈阳市工商部门,工商部门也很快出动执法人员到现场查看,但在几番调查之后,还是没有对“双喜”电压力锅采取任何措施。因为“从目前的资料看,珠海‘双喜集团’方面也没注册这种电压力锅的商标。这属于打假身份或主体不对。”
“工商部门说,冒用商标的问题,管辖权在产品生产地,他们没这个权限。”乔雷说,他对这个结论不满却没有任何办法。
人所共知,这个大名鼎鼎的“双喜”压力锅最初是沈阳的品牌,可怎么又弄出来个吉林的龙井市,又为何到了珠海?而现在又为何专来沈阳打假?要说清这个事,得从50多年前说起。

曾经辉煌 沈阳品牌红透半个地球

“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个绝对值得尊重的企业。”谈及沈阳的“双喜”,乔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说起“双喜”的历史,乔雷如数家珍。
沈阳“双喜”公司成立于1956年。是年春天,沈阳市东南方一片空旷的田野上,一个由铁丝网围成的院落里传出金属的敲打声。随着几部陈旧机器的运转,一件件手工制成的铝制饭盒、铝盆、铝壶等产品流向沈阳各个角落,成为百姓过日子的主要炊具,这就是沈阳双喜压力锅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
不过更早时,“双喜”还有一个与解放有关的厂名:黎明铝制品厂。
就是这个设施简陋的小厂,日后却创造了中国炊具史上的一个奇迹。到了1964年,中国的第一口压力锅在这里诞生,但当时并不叫“双喜”,而叫“金鸡”牌压力锅。在后来近五十年的发展中,“双喜”曾三次参与制定压力锅行业的产品标准,曾获得过我国五金行业的最高质量大奖——金质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双喜压力锅的市场占有率曾经达到70%以上。可以说,20世纪我国的压力锅行业,“双喜”是不可争议的王者,称其为中国炊具行业的鼻祖毫不为过。
辽宁人可能都有这样的记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外地亲戚来沈,第一件事就是买一口“双喜”压力锅,走亲访友,要是能带上它那可是很体面的事。而在沈阳“双喜”压力锅的历史上,还有上世纪七十年代支援亚非拉,九十年代出口美国的纪录,“那个时候,这压力锅可红遍了半个地球啊!”作为“双喜”的老职工,徐永利也这样说。
2006年,“双喜”迎来了自己的五十岁生日,虽然早已不是沈阳知名品牌,“双喜”还是好好地为自己庆贺了一番,期间,免不了回顾了自己走过的路,结论是“双喜变得成熟了起来,又站立在这个时刻充满变数的市场上”。

苦涩回忆 到处卖贴牌而自毁前程

乔雷说,他没有亲身经历“双喜”到处卖贴牌的历史。已近退休年龄的徐永利则对那段历史记得十分真切。
“我们那是响应国家号召,扶持小企业。”徐永利认为“双喜”靠卖贴牌生活,是服从大局安排,是为国家作贡献。
“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当时需要沈阳老国企扶持的,也都是国企,而用‘双喜’商标的,大部分是南方刚刚崛起的私企或股份制企业。”采访时,另一位“双喜”的老职工这样告诉记者。
在“双喜”的历史上有这样一段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压力锅生产需求十分旺盛,而在市场上,只有一个‘双喜’品牌,没有第二家生产这种压力锅。”
“囿于企业的生产能力,我们又不得不出让商标的使用权,于是在山东、浙江、湖南、广东等9个省建立了一批联营厂。到1995年,各地以‘双喜’为名的压力锅联营厂骤增至14家。”
“令人不安的事就出在这个分权造成的商标权‘转让’上,由于疏于管理和利益驱动,一些联营厂纷纷高举‘双喜’的大旗,但又不按协议搞营销,造成‘双喜’压力锅市场一片混乱,甚至有的产品质量低劣,严重败坏了‘双喜’的品牌形象。同时侵权、假冒产品大量充斥市场,鱼目混珠,真假难辨。”
到此时,沈阳的“双喜”领导者们已经意识到,再这样下去,这个红到半个地球的“双喜”压力锅要自我毁灭了。
徐永利说,其实,扩大到14家时,沈阳的厂家已到了寸步难行的地步。收回吧,企业很难过日子;不收回吧,市场又这样乱。最关键的是,此时的“双喜”眼看着就要落入别人手中——本来是被扶持的小兄弟,都在借“双喜”的旗帜迅猛发展,有的企业生产和销售规模已是沈阳厂家的几十倍。

绝地反击 “双喜”与弟子割袍断义

终于,沈阳“双喜”在第一批解除了宁波双喜压力锅厂、武汉长江铝制品厂等4家企业的商标使用权后再发狠心,又与湖南益湘铝业公司、山西临汾铝制品厂等数家企业断绝往来。2000年,更是与温州迪马炊具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决裂,直到2001年断然收回年产150万口压力锅的江苏启东钢瓶厂商标使用权。
“这个举动是十分惊人的,也让不少业内人士目瞪口呆。”徐永利说,这个时候对“双喜”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是他们自毁财路;也有人说是自残手足,断送了每年的巨额商标使用费;还有人说,是这些合作者与沈阳私下有什么协议,因为企业壮大了,就不履行这个协议了,于是沈阳才翻了脸。
没有了这些贴牌费后,企业生存更艰难了,因为有些企业照样可以生产“双喜”压力锅,原因是沈阳的厂家并没有注册“双喜”商标,最可怕的是,这些曾联营的企业,大部分已完成了从技术到资金再到市场的原始资本积累,他们可以明目张胆地与沈阳“双喜”进行对抗。
“我们这个老国企,整不过人家呀,所以很快就接近关门了。”徐永利说。

自我救赎 败走麦城多人迁徙他乡

“那个时候,我们没有注册商标的意识,所以吃了个大亏。”谈及“双喜”这段历史,乔雷不愿更多提起,但在商标使用上,认为是当时的领导者目光太短。
据了解,从1972年开始,辽宁省轻工进出口公司将“金鸡”牌压力锅注册为“双喜”牌商标,统一负责对外出口。大概就因这段历史,当“双喜”方面决定购买商标时,它的命运不但牵动了省、市领导,更牵动了公司上千名职工的心,在消费者心目中,“双喜”与“沈阳”二字密不可分,“沈阳双喜”已演化为“双喜”商标的代名词。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商标拥有者想以15万元将商标使用权再卖给沈阳‘双喜’,可当时的领导们却认为,有这钱还得给职工开工资呢,买这个干吗呀?”徐永利说,就在几年后,厂领导们反思出自己当初的决定是错误的,但谈判“双喜”商标时,双方在价格上已喊出了惊人的数字,此时已是1998年。
2001年12月,历经4年的艰苦谈判,双喜人以一千万元将“双喜”商标买回家。媒体在报道此事时,有多家都用了《双喜用1000万买回了自己》这样的标题。
4年的回归路是曲折的。最初,沈阳“双喜”方面提出一个方案:出资500万一次性买断“双喜”商标使用权,或出资600万进行分期买断;或以商标转股权的形式,让当时的辽宁省轻工进出口公司以商标做价入股,占总股本10%,但对方直接谢绝了。
“就在这时,南方几家曾靠‘双喜’起家的企业也加入进来,都要买这块金字招牌,现在已占厨具市场很大份额的一知名品牌,出口就喊出了4000万!”徐永利说他对这段历史刻骨铭心,之后又有消息传来,辽宁轻工有意向全国公开拍卖。“双喜”没退路了,咬咬牙花1000万买回了这一沉甸甸的商标。
然而,“双喜”也没在沈阳呆多久。2008年9月22日,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沈阳办事处发布拍卖公告称,拍卖沈阳双喜压力锅制造总公司(沈阳双喜压力锅有限责任公司)债权。债权总额15681.04万元,其中本金7898.5万元。这就意味着,曾经红遍全国的双喜压力锅在其发源地沈阳的最后一块“遗迹”,处在了待价而沽的局面。
其实,此时这里已只剩“双喜”一个修理部,早在两年前,大部分的人和设备全去了珠海。因此有人说,沈阳“双喜”已搬到珠海重新创业去了,可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现在的珠海“双喜”和沈阳的“双喜”一点关系也没有,实际上,从沈阳去珠海的人,是从沈阳厂里辞职后又到珠海“双喜”应聘的,设备也是珠海方面购买的。说到这里,徐永利有些心酸,但他又说,他也是那一批从沈阳去珠海的众多领导和技术人员之一。

陷入困局 “双喜”打假壮志难酬

沈阳的“双喜”和他们曾经的联合企业,有恩有怨、有情有仇,有人说这是沈阳“双喜”与他的弟子们的恩怨情仇。
乔雷说,现在珠海的“双喜”也曾是沈阳“双喜”的一个弟子,现在沈阳的“双喜”没了,众多人员却投奔了珠海这个当时并没被看好的弟子。但是,人家接纳沈阳人,这就是缘分。
讲起这次打假,乔雷给记者讲起这商标纠纷的起源。
2001年末,沈阳“双喜”买回的只是“双喜压力锅”这个品牌,从商标角度,这个品牌被划为“五金类”,因它是不用电的,是沈阳产最早的压力锅。
2007年,珠海方面要生产电压力锅,在注册商标时发现,“双喜”牌的电压力锅没人注册,但“双喜”牌电饭锅已被吉林延边一个县城的一家小企业给注册了,于是珠海方面又花重金将这企业的商标收购回来。在商标分类上,这个电饭锅和电压力锅属于“家电类”,而不是当时花1000万购回的五金类的“双喜”,因此,沈阳方面想使用家电类的“双喜”商标还得重新注册。
其实早在2006年,延边的这家小企业就与广东廉江一家企业签订了商标使用权协议,协议中卖的贴牌只是电饭锅,廉江企业使用期限是到2011年,每年4万元。虽然购买了这家的商标,但原来的协议还得履行,于是这家不仅生产“双喜”电饭锅,还生产了带有注册商标字样的“双喜”电压力锅。
谈到这次来沈,乔雷说打假是珠海方面的一惯政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退缩。但他们能理解龙井这家企业的难处,因沈阳的“双喜”曾经历过。
提到沈阳“双喜”与当初弟子之间的事,乔雷不想多说;而作为加入到珠海“双喜”的徐永利,从来不避讳这些,他认为,历史没什么可避讳的。
“不管是当初的沈阳‘双喜’还是现在的珠海‘双喜’,都不得不提苏泊尔。”徐永利说,“双喜”和苏泊尔有很深的渊源。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双喜”压力锅的市场占有率高达70%,如今有“锅王”之称的苏泊尔集团曾经就是双喜的联营企业。早年苏泊尔老总苏增福只为“双喜”生产配件,后来用积累的资金引进一条压力锅生产线,为“双喜”贴牌生产“双喜玉环”压力锅。
苏泊尔成熟了,“双喜”却终止了与苏增福的合作,这对苏泊尔来说不啻于釜底抽薪。1992年,用“双喜”牌子,苏泊尔销售了111万只锅,而被沈阳“双喜”开除后的一个月,“苏泊尔”品牌锅一口也没卖掉。“一旦失去名字,就意味着失去一切。”多年后,苏增福回忆起当年的岁月,依然感慨颇多。
“双喜”和苏泊尔两家从此就没消停过,先是因为压力锅爆炸划分责任,双方上了法庭,接下来又是在产品销售领域里你争我斗。
与苏泊尔一样,沈阳“双喜”同珠海“双喜”不仅有情,还有过“仇”。
2004年3月10日,沈阳“双喜”与珠海“双喜”签订商标权转让协议书,沈阳“双喜”将在中国注册的注册号为70253的“喜喜”商标的所有权和相关证件转让给珠海方面。沈阳“双喜”本应在6个月内办理完转让手续,珠海方面负责解决沈阳“双喜”在职和退体职工30年的工资。合同签订后,沈阳“双喜”却一直没有履行,于是双方上了法庭。结果,沈阳“双喜”输掉了这场官司。

打假待续 新年第一站选择了沈阳

“双喜”的打假行动,最早始于2007年。
“那个时候,市场上有太多的假冒产品,所以我们的打假工作这几年从来没有停止过。”乔雷说,10年前,由于疏于管理和利益驱动,“双喜”锅的联营厂纷纷举“双喜”大旗,又不按协议搞营销,造成“双喜”压力锅市场一片混乱;而在“双喜”由于改制艰难造成产销缓滞的八年间,更有不少企业假“双喜”之名在市场上销售炊具产品,其中不乏低劣产品,严重损害双喜炊具的品牌形象。
“双喜”这次打假是高调的,且第一站又选择了沈阳,于是就有业内人士分析说,首先,打假也是一种市场营销手段,也是一种自我宣传的方式,沈阳人对“双喜”太熟悉了,感情也太深,当“双喜”从沈阳人们的视线里逐渐消失后,同联合媒体一块打假的做法,无疑再次向沈阳人宣布:“我双喜又回来了!”
其实,“双喜”返沈已不是一两次了,沈阳一些大的商场都有“双喜”在出售,但不知为什么,销量远不如某几个品牌好。
其次,“双喜”经过太多的挫折后,对自己看得清楚了,事也想开了,所以不像有的品牌,明明知道市场有假货,但不敢提及,怕伤了自己的名声,有时打假也是在暗地里进行。压力锅是一种很特殊的厨房用具,几年前,因发生爆炸事故而被媒体炒得火热,或为争是谁生产、事故到底谁来负责任问题弄到法庭上的事,也不只一次地发生过,所以,对压力锅这种特殊的商品打假,说明这家企业有责任心,有了责任心的企业才是有前途的。
重新找回自己的“双喜”,前途到底会如何?现在没有人来给它下结论,因为,这个市场上变数太多,但有一点“双喜”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哪里发现有假货,他们就打到哪里。2010年的打假,“双喜”从沈阳开始。这个曾经发源于沈阳、辉煌于沈阳、又没落于沈阳的品牌,在遭遇了品牌和商标保护意识缺失从而导致的未完打假行动,留下的似乎并不仅仅只是失落。乔雷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本报首席记者 孙学友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原创  

志高集团董事长李兴浩:

 见到李兴浩的第一印象,就是他身上毫不掩饰的霸气,张扬的黄色...

统帅彩电刘耀平:再造开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