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电中国![登录]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十二五规划建议出台拉开迈向家电强国序幕

发表时间:2011-12-01      点击量:553      来源:

  日前,中国家电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指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家电工业总产值将达1.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9.2%,出口额约600亿美元,在全球出口市场的比重将达到35%,继全球产量规模第一成为全球销售额第一。

  规划建议提出,要通过10年的努力,实现由家电大国迈向家电强国的目标,而“十二五”时期正是走向家电强国的关键期。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姜风向记者表示,“十二五”时期,家电业的主要任务是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品牌建设为突破,以提高管理水平为基础,以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线,通过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合理布局,引导家电业向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

  姜风表示,虽然目前受全球经济不振的影响,我国家电出口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但是受消费升级、城镇化水平提高、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十二五”期间,我国家电工业仍面临发展机遇。预计“十二五”期间家电更新将成为城镇需求的主流,将有约5050万台冰箱、6200万台洗衣机和1.2亿台空调超过使用寿命,三类产品平均每年更新量为:冰箱1000万台、洗衣机1250万台、空调2300万台。此外,农村市场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的年均需求量预计分别为1000万台、1000万台和800万台。

  《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出台为我国家电市场带来了新一轮消费结构的升级和产品更新,提振了家电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同时也拉开了我国由家电制造大国迈向家电强国的序幕。

  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时期是家电产业整合效果最为显著、产业集中度上升速度最快的时期。2010年,家电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642亿元,完成工业销售产值9184亿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了140.2%和138.4%。销售收入百亿元以上的本土企业集团有5家,其中过千亿元的企业2家。海尔、美的、格力、海信科龙、格兰仕5个企业集团的销售收入合计超过了3700亿元,占全行业的40%。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正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规划建议对于促进家电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都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奥维咨询研究院院长张彦斌对记者表示,规划建议一方面有助于推动我国家电业的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家电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他认为,目前我国家电业仍然相对分散,随着“十二五”时期对行业整合的进一步深化,优势资源向大品牌集中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他以空调产品为例分析指出,“十二五”期间,空调业两大品牌领跑,六七家主流品牌跟进的市场格局将最终形成。

  高端家电竞争将更加激烈

  规划建议提出,“十二五”时期,大家电要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的高端家电产品,高端家电产品要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冰箱要重点发展大容量、多门、多温区产品,如风冷冰箱、变频冰箱,市场上250升以上大容量、多门、对开门等高档产品的比重将由现在的10%提升至30%。洗衣机重点发展大容量、变频产品,全自动机型的比重将由现在的52%提升至70%。空调将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变频、新冷媒产品以及强调舒适性的高性能产品,变频空调的比重将由现在的不足15%提升至40%。此外,小家电的重点是提高工业设计水平、开发新功能和应用新技术,以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一二级市场高端家电的发展潜力巨大,从2009年开始,重点城市市场已经开始出现高端产品销售增长的态势,2010年这一特征更为明显。随着三四级城市居民以及农村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和政府激励政策的出台,家电产品在农村将速普及并实现了消费升级,农村消费者对高品质家电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同时,在国际市场,技术含量及能效水平高的家电产品对于提升我国家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出口产品结构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目前我国家电领域高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相对激烈的阶段,国内外品牌都在高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海信科龙市场部部长宋红燕对记者表示,海信科龙一直十分重视高端市场的开拓,2011年陆续推出了大气天成等系列新品,未来在高端市场将继续加大研发、推广力度。

  高端家电产品的竞争实际上也是企业技术、营销、渠道等综合实力的比拼,而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又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竞争力。张彦斌表示,新技术的应用及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赋予了高端家电更高的附加值,在带给用户更多体验的同时,企业也将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新能源、新技术成发展重点

  长期以来,核心技术缺乏一直制约着我国由家电大国向家电强国迈进的步伐。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姜风告诉记者,在规划建议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和扶持包括太阳能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和产品战略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国家电业将坚持自主创新,加快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在全行业的转移和辐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顺应时代的要求,坚持循环经济,大力推广绿色设计和制造,发展新能源和新技术,在变频技术、空调HCFC替代技术、热泵技术、太阳能混合能源技术、新材料和材料替代技术、智能化技术、关键零部件技术等行业共性技术上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尤其要重视开展新材料和材料替代技术的应用研究,实现科学用材、系统优化、提高产品性能和档次,包括家电小功率电机专用电工钢、细管径热交换器、铜替代技术、新型保温材料等。开展材料的健康安全研究,保证使用在家电产品上的材料符合国家健康安全标准。

  记者了解到,我国家电企业已经纷纷强力挺进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利用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日前,全球首台Q-HAP太阳能空调在美的诞生,首批2款1匹、1.5匹太阳能空调已正式通过国家3C强制认证。格力首批5万台太阳能变频空调也正在加紧生产,新飞太阳能冰箱则进入了上市前的准备阶段。

  国际化机遇与风险并存

  规划建议对我国家电国际化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如适时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形成国际化的产业布局,发展5个左右具有综合竞争实力的国际化企业集团等。同时还提出“十二五”期末,我国家电出口额将达到600亿美元。虽然目标恢弘,但是困难也不少。目前,由于全球经济动荡以及发达国家的环保壁垒,我国家电出口形势非常严峻。业内专家罗清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存在技术壁垒,目前我国并未出现一家真正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国际化还只是起步阶段。

  不过,国际化是我国家电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今年以来,我国家电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动作频频:美的收购开利拉美空调51%的股权,海尔收购三洋电机在日本以及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的洗衣机、冰箱等白电业务,格力在美国南加州正式成立了美国分公司。选择在经济低迷时布局全球市场,在张彦斌看来是企业明智的选择。他认为这不仅有助于企业以较低的投入获得更多的回报,可以预知和防范现金流断裂的风险,以及与合作企业文化进行有效融合等后续问题的解决,更是对企业综合实力的检验。

  事实上,不论是收购还是在海外建厂、引进合作技术,企业的国际化目的均是要掌控先机,占据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这其中,挑战无处不在。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助理蔡莹认为,就收购而言,其本身并不十分复杂,收购后能否实现1+1>2的效果才是关键所在。值得注意的是,收购后,企业磨合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企业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判断压力也会逐步加大,机遇和风险并存。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原创  

统帅彩电刘耀平:再造开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沈阳老板电器:努力,让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