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思维融合的珠海空间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种全新合作模式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互联网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的缺口已经打开。如何抢抓融合机遇、引领发展潮流、实现转型升级,不仅是企业家们思考的重点,也是考验每一座城市的发展命题,包括珠海在内。
“从整体的产业思维、历史的渊源来讲,珠海具有优势。作为中国软件发展的前沿之地,不少实力雄厚的软件企业在此诞生,比如扎根珠海20多年的金山软件,就培育了大批的互联网产业人才,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而小米是从珠海走出去的,魅族也在珠海成长壮大。同时,珠海也不乏如格力等传统制造的明星企业。”张毅认为。
尤其是在全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下,珠海提出要用信息化手段改造家电电气、精密机械等传统制造业,打造“工业4.0”升级版。
“珠海本身的先进制造业基础较好,又有广东自贸试验区横琴片区的政策优势和港珠澳大桥的交通优势,有利于对接港澳创新圈,从而打造成为珠三角地区新的创新源。”省社科院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副研究员邓江年认为。
依托目前传统制造业发展质量较高、“三高一特”产业体系初步成形、先进装备制造业潜力巨大等优势,珠海要加速工业思维与互联网思维的融合,正当其时。以魅族为代表,在融合发展与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珠海企业也在不断探索。
“比如我们公司远光软件,以前主要是做管理软件,现在也在做智能硬件,就是要把握机会实现软硬件的融合。而且,珠海还有很多具备智能化基础、但以前对互联网渗透不够的高新技术企业,比如部分电力企业,他们都在探索如何实现两种思维的融合。”陈利浩说。
他同时表示,企业自身的转型驱动是最根本的,这是市场的行为。政府可以做的是提供一个公平、宽松、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提升信息化技术水平,推动生产智能化,是两种思维对接融合最关键的现实基础。邓江年表示,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提供一个大平台,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体系。比如珠海目前已有9家新型研发机构,未来在继续增加这类机构数量的同时,也要强化其技术服务水平和质量,为更多传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支撑。
格力智能家居面纱待揭
“小米生态的合作伙伴包括初创企业,当然也可以包括格力。”在发布智能生态战略的同时,雷军不忘调侃与其对赌10亿的董明珠。
的确,在战火硝烟之中,同业竞争对手美的与海尔已先行一步,其中美的还与小米结成联盟;而同为珠海本地企业,魅族在2014年3月曾与格力“颇为暧昧”,如今却转身“约会”海尔。作为全国家电业龙头之一,“单身”的格力似乎有点尴尬。
专家企业转型必须过互联网关
更严峻的挑战是,尽管2014年格力实现了10%的增长,但与前几年相比,增速已开始放缓;同时,空调作为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周期较长,而格力目前已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也使其利润增长接近“天花板”。
“但这不代表格力失去机会,它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计划,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社科院企业研究所所长林平凡认为,互联网企业有很多,格力可以选择的空间也还有很多;同时,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趋势,格力完全有能力、也有可能自己培养和发展互联网公司。
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其最重要的优势之一。目前,格力拥有接近8000人的研发队伍,成立了6大研究院,能够满足从家用空调到商用空调甚至部分非标准空调的技术需求。得益于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格力多年来保持快速增长,2014年营收已达1400亿元,今年增长目标预计为10%。
“格力与其他厂商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销售体系,它通过自营、加盟的方式去做渠道,省去中间许多代理环节。这种‘一锤子到底’的做法是格力独有的,使它能拓展出较大的利润空间。”张毅表示。
然而在采访中,专家们也同样表示,“格力的转型必须要过互联网这一关。”其中张毅认为,格力创新驱动、质量至上的理念本身没有问题,但如今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竞争对手也步步紧逼,最后必然要走上向互联网方面发展的道路,向智能家居、智能生态进军,否则可能会失去抢占广阔新兴市场的先机。
企业产品智能化已迈出步伐
在新常态下,成立20多年的格力能否继续实现突破、成功转型,对于珠海以及珠海企业而言,也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尽管近来在苏宁电商平台发起的“6+1破格行动”将格力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尽管与之打赌的小米公司2014年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格力似乎仍然比较“淡定”。
据悉,格力目前正在研发“不用电费”的家用空调,同时已成立自动化研究院。“我的梦想是,三年以后格力电器的生产体系都能进入全自动化的时代。”董明珠在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对于已经拉开序幕的智能生态大战,格力也显得胸有成竹。“让人们更加方便、更加舒适、更加健康,这是格力研究产品过程中最核心的宗旨。其实我们在前年已开始实施了第一步,在珠海可以远程监控所有使用格力空调用户的现状,并针对问题及时纠错,这就免去了很多繁琐的售后服务缓解,消费者也更加安心,这就是一种智能的改变。”董明珠表示。
与此同时,格力掌控了压缩机等核心部件的技术,已经可以“嫁接”到冰箱等其他家用电器的生产中。“要实现家居智能化,现在我们基本上都可以满足要求,只是需要一个整合期。一年以后,甚至不用一年,消费者就会看到我们所展现的智能家居是什么。”董明珠在此卖了个关子,“目前由于这方面还涉及的部分商业秘密,我也不太好讲得特别细。”
对于格力未来的发展,省社科院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副研究员邓江年表示:“不要忽略格力的重要合作伙伴万达,其背后同样有着强大的电商平台。未来,格力强大的家电制造、销售与万达强大的电商平台和渠道连接起来,或将在互联网时代找到新的竞争优势。”(来源 中国家电网)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