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电中国![登录]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请不要异化互联网精神

发表时间:2014-02-28      点击量:1770      来源:
日前,华为总裁任正非一个内部讲话被披露,任正非称:“华为有没有互联网精神不重要,重要的是活下去。”他还说:“那些声称要颠覆这个世界的,最后基本上都被颠覆了。”

请不要异化互联网精神

刘步尘

日前,华为总裁任正非一个内部讲话被披露,任正非称:“华为有没有互联网精神不重要,重要的是活下去。”他还说:“那些声称要颠覆这个世界的,最后基本上都被颠覆了。”

在互联网言论席卷天下并吞八荒大势下,任正非这番言论可谓“不合时宜”。因此,任正非此言既出,立马遭到那些以“颠覆”为己任的互联网企业厉声指责,称华为正在滑向传统而没落的边缘,没有资格继续成为中国企业的标杆。

实际上,任正非的观点既不独到也不新鲜,不过表述了一个常识而已,但是,从任正非嘴里说出来,意义便非同寻常,对当前炙手可热的互联网神话兜头泼了一盆冷水。因为目前的中国,没有几个企业像华为那样成功,也没有几个企业家像任正非那样具有国际影响力。如果非要找一个,阿里巴巴的马云可以入围。那么,互联网出身的马云是怎么评价互联网的呢?

2013CCTV年度经济人物颁奖会上,面对“雷军和董明珠10亿豪赌”,马云做了这样的总结:“没有什么传统企业和非传统企业,只有传统的思想。数字经济、虚拟经济,没有实体经济强大的支撑是没法走出来的。所有的数字都是因为有实体,只有实体成长了,数字才会好看,这些数字才是扎实的。”显然,马云认为实体经济是互联网经济的基础,二者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没有实体经济互联网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实际上,同为互联网企业的小米(小米靠网络销售生存、发展,产品全部代工,工厂和实体店都是零,可谓纯粹的互联网企业),其领军人物雷军对互联网的理解也不是简单的“颠覆”二字。雷军将互联网的精神内核概括为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在雷军互联网精神内核的总结里,我们看不到“颠覆”二字。

其实,雷军很少使用“颠覆”这个词汇,“颠覆者”是媒体送给雷军的桂冠而非自我加冕。他还说,“干不好这七个字,你就不可能干好互联网”。

但是,乐视的贾跃亭不这么认为。同为互联网新生代代表人物,贾跃亭更擅于制造用来炒作的话题,以此吸引投资者、消费者关注。乐视电视自20137月上市以来,上演了一出又一出“话剧”,只是每一出都和业绩没有太大关系。这些话题到底给乐视电视带来了什么?平心而论,除了收获眼球,市场收获不大。2013年,乐视电视总销量区区30万台(即使这一数字,也被彩电企业普遍怀疑),尚不及主流彩电企业的零头(创维、TCL、海信、长虹四大企业年销量均在1000万台以上,也许又要有人骂我是传统思维了),这个数字让自命“颠覆者”的乐视很没有面子。再看看小米,进入手机行业三年,实现营收300亿元,甚至要挑战连海尔都有几分忌惮的格力。当初,我曾经把乐视电视称为“电视版的小米”,现在看来我错了。

正因如此,大多数人认为,在对互联网精神内核的理解上,贾跃亭远逊于雷军,虽然雷军也很高调,至少他对格力这一“工业精神”时代的标杆企业心存敬意。

任正非的观点,提醒人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对互联网的崇拜,是不是有点过火了?有人认为,互联网精神被我们这个社会神话了、异化了,那些一旦贴上“互联网”标签就自命不凡的企业,到了该静下心来理性思考的时候。

什么都一窝蜂,什么都一阵风,是中国社会多年形成的积弊,互联网时代这种积弊再次回潮。必须看到,互联网的本质是一个工具,是通向实体经济的较短路径,却不能替代实体经济本身,好比《康熙字典》收录的字,再多也无法替代《红楼梦》一样。

实际上,在互联网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了“重振美国制造业”的口号。

乐视之所以被视为“不入流的互联网企业”,就在于它总是试图将实体经济置于死地,甚至连自己的产品也来自实体企业(代工)都可以不顾。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标榜为互联网经济代表的乐视,手里挥舞的却是价格战的“狼牙棒”,既看不到它的专注”、“极致”,也看不到他的“口碑”与“快”。

当然,换位思考站在企业利益角度看,乐视这样做也无可厚非,毕竟乐视在彩电行业的积累几乎是零,要走寻常路几乎不可能有出头之日,而枪挑秩序建立者无疑是“迅速上位”的好招。有人这样形容乐视:一个人想出名其实很容易,扇名人一个耳光你就成了名人。对于乐视来说,它可以不考虑盈利地低价乃至免费,因为它本来也没有多少销量。一个“一台亏100元卖了100万台”的企业,和一个“一台亏1000元卖了1万台”的企业,是无法比着降价的。

因此,那些把互联网置于实体经济对立面的人,不是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认知浅薄,就是刻意误导公众。

日前,网上有篇文章《传统彩电厂商死到临头还在笑》,称彩电制造商们“对用户需求的不作为,漠视智能电视行业的未来趋势,对内容整合缺乏人性化的种种弊端,将把自己埋葬在笑声里。”甚至说“传统电视厂商角逐市场的历史,就是一部用户的血泪史。”

作为家电行业十几年的观察者、研究者,我亲眼见证了中国彩电产业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无论视频“服务内容”还是产品“用户体验”,都有巨大进步,怎么到乐视嘴里就成了“对用户需求不作为”?彩电制造商们将更多视频内容整合进产品且终生免费,怎么到乐视这里就成了“缺乏人性”?中国彩电产业的发展,对提高公民素质,助推中国融入文明社会功不可没,怎么到乐视这里就成了“一部用户的血泪史”?我想问一句:你的父母是看着国产电视一路哭过来的吗?

营销没有错,出格的营销就有错了,你可以极端但你不能无视事实泼妇骂街。这也是我一直替乐视担心的地方,把企业诚信形象视同儿戏,想把自己打扮成互联网企业反而离互联网的范儿越来越远。这里,我把任正非的话送给乐视,希望不要在伪互联网的路上走得太远。

有人说,未来打败乐视的也许不是彩电制造企业,而是和乐视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不得不承认,和乐视相比,小米要务实得多,也精明得多。

实际上,某些互联网企业对“智能”的狭隘理解,让它们的智能化战略越来越显现出局限性。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智能一定是“大智能”的概念,不仅手机、电视要智能,一切家电设备都将智能化,未来35年,中国将进入“大智能”快速发展通道,仅仅在手机、电视领域有所布局的企业,未来很难驾驭“大智能”这个机会。期待靠别人代工就缔造出一个智能帝国的想法,和找人替考上大学一样幼稚。

这是为什么制造企业并不担心互联网企业参与分抢智能蛋糕的深层次原因,在它们看来,披上互联网的外衣不意味着你就是一头狮子,一味躺在互联网身份的温床上做梦,真可能像任正非说得那样,“不是你颠覆别人,而是你被别人颠覆”。

当然,我从来不认为互联网企业进入智能电视领域是一件坏事。必须承认的是,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彩电企业创新驱动力不足,这也是我屡屡批判的。但是,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彩电制造企业们集体觉醒,创新意识被激发出来,现在,你和任何一家彩电企业的人聊天,他们三句话不离“创新”、“用户体验”、“新盈利模式”,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这不等于彩电制造企业没有问题。在我看来,彩电制造企业仍然定力不足,面对互联网企业的低价挑衅,他们往往不能按自己的既定战略推进,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按别人的节奏起舞,这是很可怕的,因为这会被带进亏损的泥潭。这种担心并非多余,2013年下半年以来,彩电企业盈利能力普遍下降,甚至某著名彩电企业第三、四季度是亏损的。因此,保持自己内心那份淡定,而不是被搅局者牵着鼻子走,是彩电企业当务之急要修炼的。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原创  

志高集团董事长李兴浩:

 见到李兴浩的第一印象,就是他身上毫不掩饰的霸气,张扬的黄色...

统帅彩电刘耀平:再造开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