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电中国![登录]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概念不清限制过多 智能电视成熟尚待时日

发表时间:2011-04-13      点击量:380      来源:
 慧聪家电网原创:去年5月Googie推出的GoogieTV在业界刮起了一阵智能风,尤其是进入2011年以后,智能风愈刮愈烈,尤其是国产电视,在3D推广落后于外资电视后,大多将追赶的中心放在了智能电视上,除了在技术研发上做出努力外还为智能电视发展的外部环境造足了势,智能电视在2011年的3、4月份赚足了眼球。外资电视在冷眼旁观一段时间后也终于出手,三星、LG等先后推出新品智能电视。

    在看过康佳、TCL、长虹等国产电视和三星、LG等外资电视推出的新品智能电视后我们不难发现,虽然都号称是智能电视,但是各个品牌的智能电视并不完全相同,而他们对智能电视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当然,共同点是所有的智能电视都需要有开放的平台、有相应的内容支撑。

    智能电视市场如今已经被各大品牌的新品衬得风生水起,然而对于智能电视发展趋于成熟一说,目前看来还为时过早。

    首先,智能电视定义宽泛不统一

    关于智能电视的定义,奥维咨询(AVC)公司总经理喻亮星这样认为:智能电视需要有开放性的平台,有操作系统,具有仿真或者思维的能力,达到人机交互,能够升级,自由扩展。同时他说,智能是个很大的概念,互联网是个很重要的接入点,是智能电视最基础的阶段。如果还没有办法达到智能化,自由扩展或升级,开源化,操作系统等,就还不具备智能电视的特征。

    而电子视像协会秘书长白为民则表示,智能电视除了要具备开放式的平台外还要能与手机、电脑等互动起来,也就是平常说的多屏互动。

    除了专家的定义外,一些接触市场的人员也对智能电视有不同的理解:“智能电视兼容模拟和数字信号,可以智能调节图像比例,拿回家人变胖了,这个不能叫智能。另外,还能浏览网页,上网冲浪。”

    “智能2D信号转3D信号。”

    “互联网电视的升级版本就是智能电视了。”

    “互联网电视分为两种,一种是第一代互联网电视,一种是智能互联网电视。”

    “互联网电视和智能电视不一样,智能电视可以下载软件可升级。”

    “智能电视必须安装了Android系统。”

    这是一位记者对电视卖场中多位智能电视导购的采访实录,可以看出智能电视定义的混乱程度,而智能电视的生产商显然也对智能电视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们看到的智能电视产品总是不尽相同,并不乏相互拆台之事。

    智能电视的定义不统一和理解的随意性导致了一些伪智能畅通无阻的进入市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扰乱了智能市场的秩序,给智能电视市场的成熟带来了一定阻力。

    其次,智能电视标准模糊无定论

    4月9日,在2011中国(深圳)消费电子展上,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在展会上发布了网络电视多媒体通信标准,据介绍,本次发布的网络电视多媒体通信标准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网络电视多媒体通信设备要求》和《网络电视多媒体通信功能要求》,支持此次标准推出的电视企业有长虹、海信、海尔、TCL等电视企业,可以看出,一些企业也在为制定智能电视标准、规范智能电视行业做努力,然而智能电视毕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标准混乱、没有定论是其必须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虽然前面的标准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管制,但终究,在一部真正的“智能电视行业标准”没有出台之前,智能电视注定要经历一段界定模糊的时间,而这也同样会影响到智能电视的快速发展。 [NextPage] 标准不统一,一些并不合格的智能电视就会进入市场,甚至只是打着智能噱头的电视也能随意进入市场,由于没有标准监管,这类“智能电视”扰乱真正的智能电视市场,让智能电视的整体市场走向无序,并最终影响到了智能电视快速进入成熟期的速度。

    第三,内容缺失平台质量参差现隐忧

    除去以上两点外,内容缺失、平台质量参差也是智能电视目前不能完全克服的硬伤。

    智能电视要求有相应的支持平台和丰富的信息下载量。也许是平板电脑在2010年的巨大胜利启发了广大的电视制造商,2011年的智能电视新品大多选择用Android系统作为基本的平台,再配以其它或自主研发或性能强大的平台,以此来让自己的智能电视变得强大。而在内容完善上,三星、康佳选择了与上海文广旗下的百视通进行内容合作,索尼、LG、TCL则选择与华数传媒签约解决内容提供问题。看起来通过各个企业或合作或自主的动作,智能电视的内容较为成熟,但事实上,智能电视的内容面临缺失状态:

    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各个智能电视企业不管是自主解决内容还是通过与其他公司合作,很大程度上都免不了以三网融合作为基础,而现实的情况是,广电、电信围绕播控权趋于交恶,三网融合的推进程度相当缓慢,受制于牌照发放的限制,获得运营资格的企业寥寥无几;另一方面,广电总局关于电视企业不能生产广电未批准的机顶盒设备、不允许开展互联网电视业务的规定也将电视企业自建网站的想法扼杀在了摇篮里,这样一来,企业在智能电视内容的完善和升级上势必会出现滞后,也因此从内容上影响了智能电视的快速发展成熟。

    最后,消费者接受程度有限制约发展

    与3D电视行业发展与终端消费市场相悖相同的是,智能电视在企业间的蓬勃发展并没有最终感染到终端消费者。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未来一年内打算购买平板电视的消费者中,64%对智能电视有认知度,但打算购买智能电视的却只有17%,更多的人选择继续等待。高认知度和低购买预期之间的反差,说明消费者对智能电视消费仍处于观望状态。正如某业内人士所言,“现阶段智能电视仍处于市场推广阶段,尚谈不上普及,未来市场仍需培育。”

    慧聪编辑总结:智能电视在3D盛行之时出现并且在2011年成为电视行业内的主角,目前几乎所有的企业新品都不能避免的搭载各种智能系统,然而对于智能电视的长远发展来说,眼下的“盛世”并不能成为其成熟的一个标志,在概念、标准皆无定论,内容缺失成隐忧的情况下,对于智能电视来说,首当其冲的应该是规范行业。与之前任何一代电视新技术相比,智能电视的推广之路都不会太容易,而在3D被预言即将成为标配的今天,智能电视以如此浩瀚之势进入市场是好是坏?智能电视是否能成为电视企业尤其是国产电视企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答案在电视企业接下来的行动中。智能电视必将趋于成熟,但绝不是现在。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原创  

志高集团董事长李兴浩:

 见到李兴浩的第一印象,就是他身上毫不掩饰的霸气,张扬的黄色...

统帅彩电刘耀平:再造开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