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企业价值
1958年,长虹作为一家军工企业在绵阳生根发芽。上世纪70年代,长虹开始做黑白电视机,1984年着手引进现代化彩电生产线,走上军转民道路。50余年发展,长虹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1998年,绵阳工业产值300多亿元,长虹就贡献了188亿元,占了60%;2009年,绵阳工业产值达1081亿元,长虹依然以431亿元占了40%。
如今,长虹承担的责任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兴旺,更是地方经济乃至行业和国家的重托。“长虹承担起地方经济发展的大任,就是长虹最大的社会责任。”长虹集团企划部部长刘海中掷地有声。在充满豪情与自信的话语背后,是长虹用半个世纪铸就的责任意识。
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佳方法,正是要不断通过产品技术的创新、产业链话语权的掌握、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提升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力和话语权,推动中国在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崛起。而这一切,不仅需要企业和人的技术创新,更需要强大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产业趋势的引领。
2010年1月,投资总额达到60亿元的长虹PDP等离子项目一期工厂全面实现规模化量产,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全面打破了日韩企业在平板显示面板核心部件上的垄断。同时,长虹正联手台湾富士康进行8.5代液晶显示面板生产工厂的建设。而在未来显示技术OLED上,长虹已经于去年组建国内首家第三代显示技术实验室,全面拉开了长虹“面向全球彩电产业、构建开放式竞争平台”立体化产业布局大幕。
近年来,消费电子行业已进入了3C融合的新时代。长虹并不满足于彩电、冰箱等传统家电产业的布局,横向切入IT数码、电信等领域,纵向则向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工艺设计等领域关键核心领域加速推进,大集团雏形全面凸显。
构建产业平台
人的发展需要平台,而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平台,这一平台是动态变化的。对于长虹的员工和企业发展而言,这个平台就是要建立面向全球、根植中国的动态成长体系。王钦指出,“人和企业的发展,除了物质层面的经济收入和商业价值,更需要精神层面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国家梦想。”
50多年来,吸引一代又一代长虹人投身国家消费电子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链扩张,除了工作本能的需求,更多的还是承载着所有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员工的一份梦想和追求,就是要将中国打造成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强国,长虹作为这一领域的领头羊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实际上,长虹虹欧PDP项目全面量产,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不仅在推动彩电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维护彩电工业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还搭建了一个新产业“聚龙”效应,推动材料、器件、设备、研发等本土化产业链将获得长足发展。
构建起了可以与全球同行较量的软实力与真功夫后,长虹的目标则是全球化的扩张。目前,长虹在印尼、澳大利亚、捷克、韩国等国投资设厂,在美国、法国、乌克兰、阿联酋、土耳其、印度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与服务。今年,长虹海外销售收入中自主品牌比重将达20%—50%。
“长虹作为中国企业发展的标本,不仅于电子信息产业具备重要推动作用,也将会全面加快中国制造向创造的转型速度。”众多国内战略研究专家如此评价长虹。事实上,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长虹始终牢记并实践的是一个国有企业的使命。长虹的目标,是要探索大型国企改革发展的新模式。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