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电中国![登录]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50年几代人一个梦 长虹铸造消费电子奇迹

发表时间:2010-08-24      点击量:753      来源:
1985年,陈琪从技校毕业后进入长虹。那一年,长虹的彩电大楼刚刚竣工。从日本引进的彩电生产线正在安装调试。
  
  李丽君的父亲从长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长虹,那已经是52年前的事了。李丽君大学毕业后进入长虹。20年来,李丽君已从一名生产线工人成长为新能源公司的运营主管。

  50多年来,正是以陈琪、李丽君这样的长虹员工,在不同岗位、以不同方式,朝着“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目标加速前进,不仅成就了长虹在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领导者地位,也拉开了以长虹为首的中国电子信息企业从制造向创造的升级转型。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副研究员王钦认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转型正处于关键时刻,道路是漫长而坎坷的,需要长虹这样的标杆企业以成熟的模式和成功的手段来推动。

  尊重人的价值

  2007年,长虹向社会公开发布了第一份《2006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这一年,全国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不超过50家,而电子信息领域的企业不足5家。

  尊重员工价值、不断回报社会,这成为多年来支撑长虹在国内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之一。早在2004年,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就提出,要通过企业文化再造,倡行“员工满意、顾客满意、股东满意”的企业宗旨和核心价值观,以员工作为企业经营利益价值链的起点,将员工满意放在首位,并以此为基础致力于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和利润,带给令股东满意的回报。

  “三满意”的理念提出后,很多人认为没什么新意。赵勇说:“长虹的新意在顺序,有的是股东满意、消费者满意、员工满意,有的说是顾客满意、股东满意、员工满意,长虹的新意在于把员工放在第一位。”

  伴随而来的问题是,作为一家大型国企,要兼顾员工、客户、股东三方的利益,并不简单。赵勇认为,只有员工满意了,才能生产优秀的产品。有了优秀的产品,才能让顾客满意。顾客满意了,企业才能赚到钱,股东才会满意。员工第一,这标志着长虹的员工管理全面回归“以人为本”。

  如果将时间退回到两年前,我们会看到长虹的另一个“壮举”。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中国,长虹公开承诺:不减薪、不裁员,广纳贤才。赵勇对此的解释是,员工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体,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信心是企业迎接挑战的基础,企业业绩不是靠“裁减人”裁出来的,而是靠“凝聚人”做出来的。

  创造企业价值

  1958年,长虹作为一家军工企业在绵阳生根发芽。上世纪70年代,长虹开始做黑白电视机,1984年着手引进现代化彩电生产线,走上军转民道路。50余年发展,长虹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1998年,绵阳工业产值300多亿元,长虹就贡献了188亿元,占了60%;2009年,绵阳工业产值达1081亿元,长虹依然以431亿元占了40%。

  如今,长虹承担的责任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兴旺,更是地方经济乃至行业和国家的重托。“长虹承担起地方经济发展的大任,就是长虹最大的社会责任。”长虹集团企划部部长刘海中掷地有声。在充满豪情与自信的话语背后,是长虹用半个世纪铸就的责任意识。

  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佳方法,正是要不断通过产品技术的创新、产业链话语权的掌握、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提升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力和话语权,推动中国在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崛起。而这一切,不仅需要企业和人的技术创新,更需要强大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产业趋势的引领。

  2010年1月,投资总额达到60亿元的长虹PDP等离子项目一期工厂全面实现规模化量产,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全面打破了日韩企业在平板显示面板核心部件上的垄断。同时,长虹正联手台湾富士康进行8.5代液晶显示面板生产工厂的建设。而在未来显示技术OLED上,长虹已经于去年组建国内首家第三代显示技术实验室,全面拉开了长虹“面向全球彩电产业、构建开放式竞争平台”立体化产业布局大幕。

  近年来,消费电子行业已进入了3C融合的新时代。长虹并不满足于彩电、冰箱等传统家电产业的布局,横向切入IT数码、电信等领域,纵向则向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工艺设计等领域关键核心领域加速推进,大集团雏形全面凸显。

  构建产业平台

  人的发展需要平台,而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平台,这一平台是动态变化的。对于长虹的员工和企业发展而言,这个平台就是要建立面向全球、根植中国的动态成长体系。王钦指出,“人和企业的发展,除了物质层面的经济收入和商业价值,更需要精神层面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国家梦想。”

  50多年来,吸引一代又一代长虹人投身国家消费电子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链扩张,除了工作本能的需求,更多的还是承载着所有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员工的一份梦想和追求,就是要将中国打造成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强国,长虹作为这一领域的领头羊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实际上,长虹虹欧PDP项目全面量产,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不仅在推动彩电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维护彩电工业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还搭建了一个新产业“聚龙”效应,推动材料、器件、设备、研发等本土化产业链将获得长足发展。

  构建起了可以与全球同行较量的软实力与真功夫后,长虹的目标则是全球化的扩张。目前,长虹在印尼、澳大利亚、捷克、韩国等国投资设厂,在美国、法国、乌克兰、阿联酋、土耳其、印度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与服务。今年,长虹海外销售收入中自主品牌比重将达20%—50%。

  “长虹作为中国企业发展的标本,不仅于电子信息产业具备重要推动作用,也将会全面加快中国制造向创造的转型速度。”众多国内战略研究专家如此评价长虹。事实上,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长虹始终牢记并实践的是一个国有企业的使命。长虹的目标,是要探索大型国企改革发展的新模式。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原创  

统帅彩电刘耀平:再造开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沈阳老板电器:努力,让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