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网讯】虽然坐拥世界上最多的劳动力,但“用工荒”却缠绕上了我们。
9月16日,在驶离北京的K157次列车上,来京务工的李师傅,与他的老乡们,拥挤在大包小包堆积的列车连接处闲聊着,他们正准备返回千里之外的家乡——河南信阳。
从北京到信阳,1982里,由于没有买到坐票,超过12小时的车程,他们只能站着。
繁忙的公路、铁路,正将无数的劳动者“运出”他们的工作岗位。
驱使他们放下工作,艰辛返乡的理由很简单:秋收了。
而这,显然不是当前“用工荒”的唯一理由。早在数年前,劳动力的短缺,就像瘟疫一样,从东南沿海蔓延到东北,又蔓延到中西部,起源于“珠三角”、“长三角”,波及京津冀,西至新疆,北达黑龙江,虽偶有缓解,但从未停歇。
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说,劳动人口结构变化,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老一代务工者,是挣票子,盖房子,娶妻子,生孩子,以工资为重,重活、苦活、累活、脏活都愿意做,新生代的务工者,更看重的是“体面的生活”。
>>涨薪
提升三四成 依然无人应
但大部分招不到员工的企业,依旧是老思路,屡屡祭出“涨薪”的大旗。
9月初,在北京的首场大型招聘会上,近三成的企业在招聘普通工人,列出的工资在1500-2000元之间,比往年均有所提高。
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都也都在提高工资,部分企业涨薪幅度超过40%,期望以此,招人留人。
效果显而易见。
沧州市一家铜加工铸造厂的负责人说,今年普工和技术工人岗位的涨薪幅度已超过30%,但仍招不到愿意干的人。
在用人成本严格控制下的“涨薪”难以冲抵高涨的物价,难以缩小城乡收入的大幅差距,更难以为新生代的务工者带来“体面的生活”。
另一方面,衡量一份工作好坏的标准正在多元化的发展。“包吃住”、“双休”、“五险一金”、“加班费”、“娱乐生活”、“交通方便”、“培训学习”、“进步空间”这些实实在在的要求,正在成为维护一份稳定工作的基准点。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重要的电器制造商之一,通过完善职工生活设施,提升餐补等各项补贴费用,设立“大病补助基金”,员工子女上大学奖励等措施,在“用工难”的大环境下,仍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
“‘员工满意’是美菱的宗旨之一”,美菱相关负责介绍说,“让员工过上体面的生活,提升员工全方位的幸福感,是我们更为在乎的事情。”
王德宝是美菱冰箱事业部制造一厂的员工,近期,他的餐补费上涨了一倍,新的社区巴士不断的开通,也在方便着他的出行。
美菱配套生活区二期宿舍楼已于近期封顶,为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完善住宿环境,美菱还拟于年底开通宿舍网络,并为已有宿舍楼的720个房间统一安装上电视。未来,美菱还将为员工建造套房公寓作为员工购房前的过渡房。
据美菱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新宿舍同期在建的还有建筑面积达6000 多平方米的第二食堂。美菱生活服务的负责人说:美菱的食堂管理将参照高校的运作管理模式,力争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这些实现体面生活的福利,正在超越“涨薪”,成为吸引人才的新思路。
张师傅刚刚加入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他说,美菱最主要,最打动他的,是对人的尊重,不断提供给他们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有提升进步的空间。
近年来,为提高一线员工技能,美菱每年都要对一线劳务工进行大量的技能培训,并为劳务工的成长方面打通了晋升通道,美菱多个工厂现有中层管理层人员,都是由劳务工成长而来的。
>> 支招
政府出力 社会支手 企业最关键
2010年4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保障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神圣职责,自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以来,各级政府为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做出了诸多的努力。
2011年4月27日,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首期农民工技能培训班开班典礼在美菱召开,合肥市政府认定美菱等企业为农民工技能培训定点机构,由美菱等企业对农民工技能提升进行相关培训。
有效的培训,学习的平台,不但是真正能够实现体面生活的有效武器,也是务工者考虑长期稳定于企业的重要因素。
安徽省合肥市人社局副局长王世保说,招得到,用得好,留得住,能发展,是我们的目标,希望企业能将找到的员工留下来。
美菱通过完善的福利、后勤、培训制度,让员工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行的方便,饮食放心,同时,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渠道和晋升的机会,在用工难的状况下,收到了可喜的成效,实现了双赢。
缓解“用工荒”,政府可以出力,社会可以支手,但归根到底,关键的还在于企业。(记者 王德祥)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