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电中国![登录]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产家电相同的海外收购不同的是市场

发表时间:2011-08-12      点击量:468      来源:

对于国产家电品牌而言,向全球化进军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个关键的“东风”就是销售的网络渠道。收购海外品牌成了一条似乎可行的路,联想、TCL等之前已有尝试,近日海尔又收购三洋在日本及东南亚的多个业务。国产家电的海外收购期待突破。

大手笔收购,海尔剑指东南亚

7月底,海尔的一个举动震动了整个国内家电界,而这个举动就是海尔踏上了“收购出国”的征程,29日海尔集团与日本松下电器旗下的三洋电机达成了初步协议,斥资约8.37亿元人民币收购三洋电机在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越南的洗衣机、冰箱和其他家用电器业务,此次收购完成后,海尔集团将获得三洋电机在上述5国的4个生产基地、2个研发中心以及6个本土化的营销渠道。

海尔工贸南京地区的柳部长告诉记者:“这次收购是对公司发展的一次有益的补充,海尔目前在全球发展的步伐很快,也做得很大,此次收购之举无疑将如虎添翼。”这样的大手笔不免让我们想到当年的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业务,同样的道路,同样的壮志雄心,甚至同样得到了一个品牌,不同的是市场。

了解市场简单却又复杂

南京家电协会的高平秘书长表示:“企业想要并购,就一定要做到对市场的知根知底,在坚持自己企业风格的同时,更好的适应对方的市场和管理方式。要融入国际市场必须遵守国际规则又保留中国特色,水土不服是不少中国式收购进军全球的硬伤。”

集合中国式收购的失败案例来看就不难发现,没摸清石头就过河的事并不在少数:联想费尽心机花了大笔的钱,却没料到海外计算机业务的高增长期早已过去,竞争格局已经确定,自己收来的只不过是个夕阳产业;TCL不熟悉海外市场,又不肯请咨询公司,自己敲定的方案搞的阿尔卡特内外混乱;“这种情况外国也有,也有家电品牌曾经试图打入中国市场,但因为不了解中国企业的经营方式最后只能黯然退出。”高平说,全球化绝对不是件仓促的事,而需要经验的积累。

国产家电期待突破

那么反观这次收购大戏的主角海尔又如何呢?柳部长对此表示:“海尔的国际化已经进行了十多年,长期的实践为我们积累了经验。我们的企业在不少国家都有分公司,熟悉各地的市场销售和运作流程,这次收购绝不是贸然出手。”高平也对此次收购持看好态度:“海尔在国内、国际的发展都很好,在美国和日本的销售情况尤其出色。他们对海外市场足够了解,本次海尔的收购主要是吸取三洋的技术,制冷是海尔的优势,空调则是三洋的主打产品。这次收购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强项,凸显海尔的实力,这对国内用户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海尔的情况与联想并不相同。”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原创  

统帅彩电刘耀平:再造开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沈阳老板电器:努力,让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