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依然生效,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这个产业就像一个时间产业,企业的建设和技术发展速度需要与时间赛跑”。著名家电研究专家刘超曾如此描述全球面板产业。
在如此残酷的产业环境下,一个后来者发展的难度可想而知。长虹公司新兴产业集团董事长巫英坚在谈及等离子项目发展历程时坦言,“第一个困难就是自身能力积累不足,从研发到量产到管理,缺乏有经验的人才;第二个,是我们在生态环境和产业链上所面临的困难。从07年,我们PDP建设开始以来,我们预计到的困难一个都没跑。”
长虹,这个等离子屏产业的后来者,却通过多方面战略布局,一步步走过来,实现了后来者居上。
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打造一条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首先第一个,就是我们要打造一条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巫英坚谈到长虹等离子的发展思路时如是说。
据了解,中国彩电业缺少的不仅仅是面板制造这一环节,更缺少玻璃基板、电极浆料、湿化学品、玻璃粉等上游配套产业环节。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面板上游产业链缺失问题,中国面板产业将重蹈整机的“空心化”覆辙。长虹认识到产业链缺失对企业、产业发展的深刻影响,从2007年11月开始,就先后发起了PDP关键原材料、关键器件、关键装备技术创新四大产业联盟的建设,通过国内国外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做大PDP的产业阵营,谋求可持续产业发展基础。目前,正在形成包含一大批上游化工、电子浆料材料、微电子、半导体、平板显示用玻璃灯完整的本土化等离子产业链。
在原材料本土化配套方面,长虹已经有23家企业在玻璃粉、荧光粉等九大领域开展实质性的合作,荧光粉已经部分的进入了量产配套,还有很多材料进入了测试和小批量生产。这九大材料配套,占到屏材料成本的90%以上。在模组零部件方面,已经与20多个厂家在专用IC、滤光膜、电源、金属背板等器件和部件方面启动了合作开发,也是在90%以上本土开发、本土化配套。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