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电中国![登录]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北京苏宁总经理:未来三年销售规模翻一番

发表时间:2011-07-21      点击量:2109      来源:

昨日,北京苏宁总经理侯恩龙高调宣布未来三年,苏宁将保持每年新增25家门店的速度,门店数量翻番,销售业绩翻番,在目前近百店百亿销售的基础上,再造一个北京苏宁。

连锁攻略 每年新开25家门店

连锁规模的扩张是苏宁未来十年规划的重要一步,而对于北京来说,未来三年其也将秉承这一理念。

北京苏宁总经理侯恩龙表示,截至2011年7月底,北京苏宁门店总数将达94家,其中北京城区门店总数达78家。

随着接下来六里桥店、北七家店、公主坟店、马家堡东路店等旗舰店面的陆续新开,预计到今年底北京大区门店总数将突破100家。未来三年,苏宁将以每年新开25家店面的速度扩张。

在门店布局方面,侯恩龙表示,交通干线、轨道经济和人口密集区将成为未来三年开店的重要参考因素,因此,北京苏宁将在各大综合型Shopping Mall、城区商业街空白点商圈、10万人以上大型社区、郊区五六环新城以及环首都经济圈进行大规模选址开发。

此外,根据苏宁电器总部2016年在北、上、广、深等多个城市开设乐购仕生活广场的战略规划,从7月初北京苏宁就开始了第一家乐购仕生活广场的市场调研和选址规划,不久将会与消费者见面。

经营攻略 未来三年 销售规模翻番增长

北京苏宁2011年的预计销售规模为100亿,未来三年,不仅要在连锁规模上实现突飞猛进,还将在销售规模上实现翻番增长,“预计到2014年,北京苏宁整体销售规模将翻一番”,在谈及增长来源时,侯恩龙将之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老店内生复合式增长,即通过现有店面的重装升级和精细化经营使之实现10%左右的三年复合增长;二是通过新开店来实现外延式增长;三是每年次新店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

而对于如何使得销售业绩翻番,苏宁主要采取差异化战略。如针对邻里店,考虑到其定位主要是锁定社区及二、三级市场,因而在产品选择上会更多地从质优价廉、大众化角度进行产品布局;而精品店的目标群体主要针对一线市场中高端白领消费人群,高端产品占30%,中端产品占60%,在产品选择上会相应减少空调、冰洗等传统家电的出样比例。

对于Expo超级旗舰店,苏宁将此类门店定义为集国际化、功能化、智能化、休闲娱乐、体验式为一体的综合卖场,“两小时苏宁”工程未来几年,苏宁将依托强大的物流平台、采购优势,做大做强苏宁易购,让北京消费者体验到在苏宁易购购买商品下单两小时的时间内即可送货到家的便捷服务,以“苏宁速度”服务消费者。

在谈及“两小时苏宁”的瞬间速度如何实现时,侯恩龙分析认为,作为电商企业,物流速度是基础,苏宁将用未来三年时间完成其他电商企业遥不可及的物流布局,这一方面在于苏宁易购可与实体连锁具备的现有的大型物流基地服务后台深度共享,同时,苏宁接下来即将打造的物流基地三期项目也将为其提供强大后盾。

另一方面,苏宁还将依托现有的门店网络布局优势,把每一个线下门店发展成为苏宁易购的快递点,打造苏宁易购最后一公里的站点。

据了解,目前,北京苏宁已经实现了50个快递点的布局,未来三年,苏宁将在全市范围内形成近200个快递点的庞大规模。

物流建设

加码物流和电子商务

物流方面,苏宁物流中心二期工程也在建设中。完成后,将可实现以北京为中心,辐射范围300公里以内的长途调拨和150公里以内的零售配送。

“考虑到未来三年苏宁门店的庞大规模和北京苏宁易购的快速发展,北京苏宁已把物流三期项目建设提上日程,预计该项目落成后,将使北京苏宁整个物流体系支撑起年销售300亿元商品的配送。”侯恩龙表示。

相比实体店销售,网上购物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苏宁易购北京分站已经成立,随着门店、物流等后台建设的完成,未来将实现两小时内送货上门等更为便捷的服务。

●相关新闻

联合厂商十天大促销

“十年磨一剑”,除了勾勒发展蓝图,北京苏宁还成功地“策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庆典回馈。

据悉,为了答谢消费者十年来的关心和支持,从7月29日起,北京苏宁将联合全球顶尖家电供应商,以无需购物免费抽大众新POLO汽车、总裁联合签售、旗舰店72小时狂欢购物、底价实折等多种形式掀起三季度最大规模的让利,涵盖彩电、空调、手机、电脑、数码、生活小家电、冰洗、厨卫等十大品类。十天十夜全天候大力度促销。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原创  

统帅彩电刘耀平:再造开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沈阳老板电器:努力,让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