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电中国![登录]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谁是性价比之王 中档等离子精准导购

发表时间:2011-02-16      点击量:629      来源:

  两款热门中级机型 全新的U和经典的S

  U系列是松下所有分辨率为1920×1080全高清规格的等离子电视中价格最低的一个系列。同时U也是一个全新的系列,不仅没有上代机型,在日本市场也没有原型,可以说是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一个产品。但这并不意味U系列各项功能和配置的全面缩水。

  U20C系列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和高阶等离子一致的600Hz子场扫描技术。此外还配备了VIERA爱眼功能,以及支持图片、音乐和AVCHD(高清摄像机)的SD读卡器。U20C系列的配置非常精简,多余的功能一项都没有搭载,可以认为是为了售价而做出的妥协。

  而S25C系列则是2010年经典机型S10C系列的延续。它的面板部分采用了部分NeoPDP技术,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次时代等离子”。尽管如此它的面板档次也要比U系列稍高一筹。此外它比U系列还增加了VIERA网络电视、720P可视通话、WIFI无线网络接入、DLNA数字娱乐网络功能,因此还具备一定的多用途特性。

  通过比对可以发现,S25C和U20C最大的区别有两处:一是面板技术;二是网络等附加功能。那么在直接关系到画质的面板技术上,两者到底存在哪些差异呢?[NextPage]
 

  面板差异不小 核心配置&画质差异分析

  U20C的等离子面板为G13第十三代面板,其中42、46吋机型面板产地为日本,50吋机型面板产地为上海。而S25C的面板采用了NeoPDP技术,档次更高一筹。

  首先,松下的NeoPDP机型普遍具备更高的发光效率,这就意味着它们无需太多的电力消耗就能达到和普通等离子一样的亮度。在同等尺寸的机型中,S25C系列会比U20C系列更为节能。

U20C没有低反射面板技术,在明亮环境下屏幕的反光效果稍严重
S25C低反射面板技术的原理

  其次这种差距体现在面板的性能上。S25C的等离子面板具备U20C不具备的“新纯黑技术”和“低反射技术”。这就意味着S25C在较为明亮的观看环境里具备更好的画质,同时在对比的度表现上也会超过U20C系列。

IR智能分辨率技术资料
S25C比U20C还多了一个24P SMOOTH技术,可以减少以24帧/秒拍摄的电影节目的顿挫感

  除此之外,S25C还配备了一项名为“IR智能分辨率”的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减少图像中的噪点,并且对反差较大的影像边缘进行平滑处理,增加画面的清晰度。同时S25C还具备U20C所没有的“24P smooth”技术,在观看24帧每秒的蓝光电影时会增加新的过渡帧达到提高画面平滑度的效果,让画面的顿挫感变得几乎不可察觉。

  S系和U系虽然都具备等离子技术独有的600Hz子场扫描技术,而这项技术也被等离子厂商看作动态清晰度领先液晶电视的制胜法宝。虽然配置相同,但U和S在动态清晰度上还是表现出了一些差异。[NextPage]
 

  如何把握动态清晰度数字高低背后的真相

  从松下公司提供的官方数据看,U系列的动态清晰度为900电视线;而S系列的动态清晰度为1080电视线。两者单从数据上看存在着约16%的性能差距。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差距仅仅是书面上的数字。只能起到参考用用。因为600Hz子场扫描技术的使用有限定条件:那就是仅在电影模式下有效。而电视机启用电影模式后,画面的亮度会急剧降低,色温也会下降,画面风格变得“黯淡温暖”,只适合在黑暗的环境下观赏,在明亮的环境内可能会让人难以适应。

  U和S系列的600Hz子场扫描技术都只适用于“电影模式”,此模式最大的问题是亮度较低,不适合明亮环境下观看。两者可以说是半斤对八两

  其次我们也要正确的认识动态清晰度的标准。因为厂商给出的动态清晰度数据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一般是4.5ppf-6.5ppf,ppf表示场像素移动速度,数值越高移动速度越快)。这个标准如果用影像的移动速度来形容,大致相当于物体在7、8秒的时间内从屏幕左侧移动到右侧。如果影像移动的速度大幅度增加,即便是高阶机型的动态清晰度也会出现大幅度下滑的情况。

  打个比方,我们可以这么形容S系和U系在动态清晰度上的区别:播放风光片时两者毫无区别;播放F1赛车比赛时S系清晰度稍高一些但不是非常明显;但要想看清楚网球比赛中高速飞行的网球轮廓,两者可能都比较吃力。

当画面动态幅度过大时,几乎所有机型都会出现清晰度陡降的现象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S25C相比于U20C最大的优势并不在于动态清晰度,而是具有更好的对比度、更好的环境适应性,以及观看24P蓝光电影时的流畅度。此外在画质方面,两者并不会存在明显差距。[NextPage]
 

  附加功能差异无关痛痒可以忽略

  附加功能的多寡是很多品牌用来区分不同档次机型的惯用手段。S25C的附加功能看起来比U20C多了不少,包括:VIERA CAST网络电视服务、WIFI无线接入、DLNA、720P高清视频通话等等,但实际表现却未必能能令人满意。

  客观的说 VIERA CAST的网络服务要逊于国产互联网电视平均水平,这也是外资平板的通病之一

  首先,VIERA CAST是松下自己开发的一个专为电视用户设计的内容服务平台。它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包括视频、网络聊天、天气、新闻在内的各种信息服务,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平台迄今为止并不具备多少实用价值,也远逊于国产电视的网络服务功能。

  其次,720P视频通话和DLNA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只是个停留在概念上的谈资。前者对平台有着较高要求,远不如使用QQ视频来的普及;后者则需要一定的组网条件,在国内也没有多少人认可。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松下S25C系列和U20C系列在附加功能上的区别看似很大,其实无关痛痒。[NextPage]
 

  价格决定一切 谁是中等档次性价比之王?

  松下的等离子电视无论是低端的入门级产品,还是具备3D功能的高阶机型在外观上并不存在特别明显的差异。它们有着非常相似的外观,仅仅在少数细节元素的设计上有所区别。高端机型和低端机型给人的质感确实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很小。因此从外观上看S25C和U20C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对于消费者而言也不会成为影响抉择的因素。

 
S和U的外观轮廓几乎一致,只是底座形状有些区别,如果壁挂安装难以分辨。(左侧为S25C系列)

  那么剩下的唯一因素就是价格。其实S25C系列和U20C系列每一个尺寸规格的产品之间价差都不一样:目前P50U20C的实际成交价在7300元左右,同时P50S25C的实际成交价在9千元左右,两者差价1千7百元左右;而46吋规格的P46S25C售价在7600元,比售价5600元的P46U20C贵2千元左右,价差最大;而最小规格的P42S25C售价在5300左右,仅比42吋的P42U20C贵1300元,同时差价也最小。

  最少多花1300元,最高则要多花2000元,换来的则是略高一些的动态清晰度、更平滑的蓝光电影画面,以及更深邃一些的黑色表现,值么?凭我们自己的感觉来说,不是很值!

  这么说是建立在U20C已经具备了不错的硬件基础和画质表现之上的:900线的动态清晰度已经达到了等同甚至略超120Hz液晶电视的成绩;G13等离子屏幕本身具备的高对比度、广色域的特性也不输于中档液晶电视。在这种情况下再最求性能的提升就意味着必须付出更高的成本,同时也意味着性价比的下降。

再现深邃的黑色对U20C来说其实也不算难事

  相信准备购买中等档次电视的用户普遍存在“预算不是特别充足”的问题。加上U20C系列本身的素质已经非常不错,我们完全可以忽视S25C的存在。对于真正追求高画质表现的用户,我们则推荐考虑购买属于真正NeoPDP机型的G系列或者3D等离子系列,因为S25C的画质在它们面前,还是显得有些“不够给力”!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原创  

统帅彩电刘耀平:再造开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沈阳老板电器:努力,让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