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3G时代那些事儿
发表时间:2012-12-17 点击量:780 来源:
本报记者 孙超
如果我们把2011年作为3G发轫的元年,2012年就是3G业务的爆发年。在这一年里,苹果与三星的技术争端,安卓系统和ios系统的较量,电商的崛起和191亿元的光棍节疯狂,以及小米手机的异军突起,诺基亚的渐行渐远,如此种种,都给我们留下了不同的记忆。请随我们一道,盘点移动互联网的大事。
苹果美誉度和份额的挣扎
据报道,今年上半财年,苹果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24亿美元。但是,在这一连串喜人数字的背后,苹果也有自己需要担心的地方,那就是自己在中国地区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目前iOS系统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为17.3%,而谷歌Android系统则高达70%。
这一事实有理由使得苹果感到坐立不安。目前苹果在中国的状况同自己几年前在美国一样,即iPhone并没能在当前地区最大的移动运营商网络上出售。而如果苹果开始这样做,相信iPhone的市场份额将急剧上升。而且,苹果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品牌效应,人们渴望能够得到一部iPhone。
此外,苹果在中国并非只有iPhone这样一款产品,iPad系列在中国的销量同样惊人,iPad有望在未来5年内成为苹果在中国最重要的业务。
苹果与三星专利之争
乔布斯最恼火的事,是安卓的“剽窃”。他曾誓言要发动“热核战争”摧毁安卓及其合作伙伴,结果,安卓阵营中“木秀于林”的三星被苹果锁定为首要打击对象。近日,苹果与三星的专利之争似乎以苹果初步获胜而暂时告一段落。
尽管从单一品牌的销量和利润来说,眼下苹果独占鳌头,但安卓操作系统以开源和免费策略,吸引来众多手机生产厂商加盟,大大丰富了手机产品,总体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到60%以上,利润总额也在赶超苹果。
苹果发动专利诉讼,目的是阻止安卓系统平台的进一步扩张,给自己的IOS系统的“圈地行动”扫除最大障碍。此次苹果对三星的初步胜利,有可能使得一些手机厂商对安卓系统敬而远之。如果接下去,苹果在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针对三星的诉讼再次得手,那么它的“势力范围”将大大膨胀。
问题是,苹果一家独大是好事还是坏事?专利保护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这是个问题。
电商的疯狂光棍儿节
2012年被电商们看成是决定生死的一年,电商战场更是硝烟弥漫,这场猛烈的价格战可能事关不少企业的生死,也将重写电商行业的座次之争。
11月11日,这个三年前被中国网友发掘的“光棍节”,如今已成为中国电商的“火拼日”,硝烟四起。天猫和淘宝通过支付宝完成的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独占鳌头。
电商促销,消费者利好,但不少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怀疑。有人坦言,电商集体促销,是在本来可以平滑的销售曲线上人为地拱出一个波峰,由于蚕食效应未必真能带来多大的实际增量,还让商家的仓储、物流、客服等环节直冲瓶颈。有分析认为,为了能在价格战、促销中占据有利地位,电商常常“绑架”品牌商,并将促销成本转嫁到品牌商身上,这是一种十分不理智的做法。
小米手机异军突起
从表面来看,小米手机,不过是另外一个国产品牌手机而已。但从小米手机的前世今生来看,它又不是一部简单的国产手机。小米公司由前Google、微软、金山、摩托罗拉等公司的顶尖高手组建,小米手机更多地承载着小米团队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梦想。
这款标价仅为1999元的小米手机,搭载了高通双核1.5GCPU、1G内存、4GROM以及夏普4.0英寸屏,并且配有一块1930毫安的大电池,联网待机时间可以达到450小时,这种配置在业内实属首例。凭借如此高端的配置,小米在手机行业占据一席之地也不是没有可能。那么,这部万众瞩目的小米手机,其火热程度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长久繁荣?
抛开小米手机头上的光环,回归到它的本质属性。它终究是一部手机,无论小米现在有多火,多受业界好评,用户掌握着最终的评价权。
三网融合曲折前行
工信部和广电总局,两个部门的直线距离不过2400米,但十多年的三网融合之争中,却一直争议不断。三网融合进展远远落后于国家决策部署。“体制问题是三网融合推进的最大障碍”。三网融合最重要的是合作,没有合作什么也谈不上。三网融合,应当是网络统筹,共建共享,现在只有建设,没有分享。
三网融合的下一步发展会怎样?目前各方观点并不一致,乐观和唱衰的都有,搜狐总裁张朝阳日前直言三网融合“已过时”,是费钱又费时间的东西。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说,三网融合并不仅是加一些机顶盒,装一些设备,而是要让老百姓感受到信息服务的多样性,体验新的服务模式,使老百姓真正受益。
诺基亚昔日巨星陨落
“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这个名号,诺基亚一度蝉联14年之久。在最辉煌的时候,诺基亚盘踞了全球手机市场40%的份额,为芬兰政府缴纳了占全国21%的企业税。
诺基亚的转折点出现在2007至2008年,一觉醒来,诺基亚才发现,苹果与Google公司早已经跑到了前面,因为3G来了,手机上网的需求如火山般爆发,诺基亚的问题暴露无遗。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不认识移动互联网使用者了。移动互联网的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星、HTC,就连老资格的摩托罗拉,这个时间早已掉头奔赴新的港湾。而诺基亚却在多个操作系统间进行艰难取舍。
其实,诺基亚提出智能手机概念机比iPhone早了10年,触控技术比苹果早3年,Ovi比苹果App早了1年。在创新方面,诺基亚曾经是个巨人,但问题是不持久。
cn域名重新开放注册
2012年6月3日,“.CN”“.中国”向自然人开放,首日超4万人成功注册。
域名注册本身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菜鸟级用户注册了cn域名可以用来做什么。据了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菜鸟级用户是因为感觉新鲜才注册域名,注册完后就放在那里不用了,一年后因为忘记续费而被注销。
cn域名注册商以超低的价格吸引用户注册域名,看似是赔本的买卖,其实不然,一旦你注册了,第二年总是要续费的(即使你不用),这也不是重点,重点是cn域名本身是受国家严格监控的,在这个法制的社会里,你用cn域名做什么站,发布什么内容,要考虑清楚,而且国家有权利随时收回你的域名而不予解释(这种概率比其他域名要大)。
优酷土豆合并成立合资公司
2012年3月12日,优酷和土豆共同宣布双方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命名为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抱团取暖,搏杀对手”是多数人对优酷土豆合并原因的解读,至少可以在市场份额上合并在一起,对竞争对手施压。但对版权厮杀为主的视频市场而言,优酷土豆在花销上未必大规模缩减。即便在解决了版权遗留问题,采用统一采购缓解版权压力,优酷土豆内容同质化问题和双品牌运营支出上也会颇费脑筋。
广告一直是视频网站主要营收方式,但优酷土豆合并后,由于双平台销售的出现,与广告主的博弈关系变得复杂。有分析人士担忧,两个平台独立售卖,但同一个公司又不可能暗自较价,广告主反而有恃无恐,并且在单个平台上的投放可能会被稀释,反而减少了广告的总体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