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去掉了1.6万人,海尔去年年初是8.6万人,去年年底变成7万人,所以去掉了18%。今年预计再去掉1万人,主要就是中间层,一些业务变成智能化之后,就不需要这么多人了。”这是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一席话。
据报道,今年5月,海尔进一步推进改革,上万名员工与小微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不再是海尔集团在册员工。面对来自美的、格力等同行的压力,想用“互联网思维”武装海尔的张瑞敏正在慢慢淘汰一批“落伍”的员工。
员工:接受自营体的留下来
自己出去单干,干得好不好、用户是否点赞,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收益。这种变革对于习惯了原本有大企业做靠山,拿着稳定工资的海尔员工来说是否能接受呢?
据悉,海尔将7万名员工自我组织成了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最大的自主经营体数百人,最小的只有7人,如果一个员工在海尔内部找不到一个自营体能够接受他,海尔就会和他解除劳动合同。
“大家对自营体的看法并不一致,有的想自己干一场试试,而有的追求安逸的人则觉得自己的收入可能会得不到保障,没办法再呆下去了,自营体让一部分人选择了离开。”一海尔员工表示。
王先生就是其中一个,去年底从海尔辞职,现在从事电商行业。说起离开海尔的原因,王先生对此不置可否。
“自营体刚推出的时候,我是不太能接受的,突然不知道要从哪个方向去发展,感觉缺乏了明确的目标,工资也有所下降,有一些同事认为可能是公司收益出了问题。”王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如今还在海尔继续工作的,基本上都接受了自营体的做法。有接近海尔的人士告诉记者,并不是说员工想自己干就能自己干,都要通过竞聘,而上岗后,海尔也会给予支持。
“海尔会出一部分项目启动资金,剩余的部分创业人要自己找投资或者自掏腰包,但对于创业人有益的是,股权会更高一些,比如创业人自己投了10% 的资金,但可以拿到20%~30%的股权,而且日后在渠道、平台等各方面可以得到海尔的支撑,这就是海尔的平台化和互联网思维。”一海尔员工告诉记者。
专家:海尔就像一个自由市场
张瑞敏说,今年裁掉的1万人中主要是中间层,其实就是要使渠道更加扁平化,“在网络布点上,原来海尔形成的总部一省一市一县的渠道网络,直接变为总部一县,中间层在去年就裁剪了4000人。”
中间层的另一个解释是中层员工,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层员工由于经验主义形成的惯性思维是海尔转型阻力之一。
据媒体报道,6月上旬,海尔的两位高层——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孙京岩、负责零售业务的靖长春均离职。离职原因不得而知,但家电行业分析人士刘步尘告诉记者,张瑞敏之所以说今年要裁掉1万人,实际上意味着张瑞敏已经做好了今年还将有大批员工离职的准备。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海尔很少会主动裁员,基本上都是员工主动辞职,主要原因还是工资在同行业中并无竞争力,而且工作压力非常大。
张瑞敏曾在一次内部谈话中曾讲到,“每个小微(团队)都要变成一个个的小团体,所有相关人员都在这里头,负责开发某一个地方的市场,或某一个地区的市场,这个就叫多峰论。有的高峰会下去,死亡了,有的高峰可能上来了。但是总体来看,平均线比原来要高。”
尽管张瑞敏看好“瘦身”所带来的美好前景,但刘步尘认为,现在的自营体让海尔变成一个自由市场,大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目标不清晰,体现出了该战略的不成熟,两三年后,海尔会出现负增长,或被美的超越。
在中国的三大家电企业海尔、美的和格力中,去年格力和美的的营收额都超过了1200亿,海尔是1800亿。(来源 家电网)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