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短板制约广电系工信部暗中发力
酝酿许久的三网融合方案近日闪电落地,广电获得了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管理,包括EPG(电子节目菜单)计费管理、通过有线网开展完整的互联网接入、数据传送及IP电话业务。广电系统将作为主要行业监管者,获得进入电信相关业务领域的优先权以及相关新媒体业务发展的实际掌控权。这就意味着,未来广电系统可以更多向电信运营商的传统业务渗透。
尽管广电总局在这一轮的争夺中抢得了先机,但对于电信方面而言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失败”.
广电系统的热情在于拥有未来发展新媒体业态的主导权,而对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说,由此产生的真实收益才是参与游戏的最大吸引力。
三网融合所带来的第一个庞大的产业机会就是网络建设,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发布的最新报告,三网融合在未来三年可带动投资和消费6880亿元。若将这6880亿元进行拆解,不难看出,设备制造和信息内容服务提供商将是最大受益者。而网络建设是工信部的最大优势,而这恰恰是广电系的短板。
最新的三网融合已明确,在试点阶段的三年内,广电将有3年的时间完成与电信的技术对接。从目前来看,广电不仅要完成有线网络的“碎网合一”,还要兼顾互联网接入的带宽等技术难题。正如业界人士所分析的,在宽带的接入上,广电主要面临技术和资金的难题。如以IPTV为例,电信采用的视频编码比广电的要高三倍左右,目前来看电信带宽更容易推进高清IPTV.广电系统的技术难题并非短时间内能够迅速解决的,而对于熟悉管理内容的广电系而言,来有效实施与其经验完全不搭界的技术管理远非轻而易举的事情,何况目前繁多的技术标准规范的制订都来自工信部,这些标准广电部无疑应当遵守。
与广电总局的高调截然相反,工信部很沉默,但沉默中,却并不影响工信部的暗中发力,在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通过后,工信部称将召开厅局级领导会议,对有关实施细节进行讨论和部署,积极探索网络宽带信息化建设,寻求独家利益的突破口和最大化。
资金缺口令广电系尴尬
有分析人士认为,广电系统在三网融合,在技术上居劣势的广电系很有可能是要发力组建一个新的网络,用这个新的网络来进行三网融合,而不是借用电信已经基本成型的全国性网络。有金融机构的研究员估算说,广电系对全程全网的投入,几乎是6000亿的数目.
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即便政策向广电系统倾斜,单靠自身能力的广电系统也很难实现三网融合的目标,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缺钱。比如,仅仅是网络升级改造一项,支出费用规模就达上千亿。此外,三网融合的最终目标,除了对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最重要的是要实现新业务的大规模商用。
这笔钱如果全部倚仗国家投入,属于典型的重复建设,这违背三网合一的初衷,如果吸引第三方资金的进入,从目前的情境来看并不乐观。 [NextPage] 尽管《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已经出台,明确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信基础设施领域”,算是给民营资本发了一份迟到的邀请函。但电信行业的基础设施投入大,回收周期长,加之技术发展快,设备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加剧了其投资风险。虽然宏观政策有利于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业,但作为资金和技术极为密集且垄断性较高的电信行业,民营资本在进入的过程中依然会遇到诸多壁垒。而第三方资金能否最终进行投资,还要看广电网络究竟有多开放,广电系统多大程度上欢迎外来资金的进入。
对此,富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朱诚认为,不稳定的游戏规则让投资广电领域充满风险。一般风险投资商是不会参与广电运营的。从历史上看,参与广电系统投资的企业,主要为大中型国有企业,但是最终这些企业的投资业绩都不如人意。在早期对广电系统投资的企业中,北大青鸟因为上市公司对业绩具有较高要求,很早就退出。目前唯一坚持下来的只有中信国安一家公司。
业界人士谢文曾撰文预测说没有足量的金钱投入,广电变电信的路程将可能非常漫长曲折,极有可能变成一个半死不活的山寨版电信运营商,比当年小网通的命运还要悲惨。
希望这是言过其辞的危言耸听。
见到李兴浩的第一印象,就是他身上毫不掩饰的霸气,张扬的黄色...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