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子越短,经济越繁荣”,这是经济学家乔治·泰勒1926年提出的“裙长指数”所表达的基本要义。实践证明,上述理论相当靠谱。
假设该指数在家电业也成立,那么素有行业风向标之称的AWE2015所勾勒出的今年中国家电业将是一派盛世:showgirl成为龙头家电企业的标配,颜值继续进逼车展女郎。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方洪波、梁海山、周鸿祎等业界大佬的现身,使本次展会的星味丝毫不逊上届,万众瞩目的焦点从明星代言人重归行业本身。
尽管早在去年年底,便有业内人士指出,2015年家电业将是紧日子。但中国家电业好像有个传统,开年伊始各种不利预测满天飞,年末一盘点,成绩却总是超过预期。其实几个月前,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综合各方机构的数据就2015年国内家电业形势已经给出一个初步的判断,虽然不复高歌猛进,但会“稳中有升”。我也更倾向于这个观点。
行走于AWE2015的各个场馆,听到最多的是“如何增长”。在一个如此成熟、红利逐渐消退的市场,这是个难题。幸运的是,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窗,高端转型、智能化、健康趋势……企业焦虑的更多是在众多机遇面前做好选择题。
2014年,家电企业都希望摇身一变,成为站在互联网和智能化风口的“猪”,如此就可以飞起来。回首盘点,那是热闹非凡的一年,如此多的企业争先恐后宣布自己已经或即将投身于互联网转型,如此多的产品在互联网底色下以智能的名义炫耀登场。
如今守在家电业智能风口的队伍已经长得望不到尾,尽管内热外冷的局面有待改善,但市场正在慢慢培育,温度正在逐渐上升。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个性化消费习惯的养成,体验至上的80后成为消费主体,面对交织在一起的这些挑战,家电市场破题的最佳利器唯有智能。有人定义,2014年是中国家电业智能化元年,既然是元年,一方面说明刚刚起步,另一方面说明对其前景的想象可以恣意汪洋。
在今年年初的2015CES上,将世界“物联网化”成为主题:未来,在IT、通讯、互联网等软技术的支持下,一切硬设备都将实现互联互通。在一张硕大无朋的网上,数据洪流将奔腾往复于无以计数的智能终端所构成的节点间。家电厂商将来完全可能不以制造产品为生,更多更丰厚的价值将从提炼和分析数据后提供增值服务来获得。
基于此,以硬件展示为主的CES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软件公司和互联网企业参与其间。同样的趋势在更“硬”的AWE上近两年也已经开始显现,今年尤为明显。映衬于中国家电业的智能化背景,各种跨界、融合乃至颠覆在AWE2015上被呈现出来,浩浩荡荡却又水到渠成。
然而,智能化并不是家电业的全部,这个以制造安身立命的行业的根基绝不能动摇,否则站在风口也一样飞不起来。
今年年初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春节期间由于中国游客的疯抢,日本的马桶盖几乎断货。故事到此并未结束,最后还发生了逆转,购买者回去发现马桶盖的产地竟在中国。消息一出,立刻形成了“中国制造为何留不住消费者”的大讨论。和老百姓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家电业也躺着中枪。
其实,中国家电企业挺委屈,在中国所有产业中,家电业不是竞争最为充分的也是之一,中国人“技不如人”的固有观点也正是在家电业率先被击碎的。特别是在白电领域,无论规模还是技术,中国企业已经和国际巨头平起平坐,甚至实现了超越。但我们也要注意到,中国家电企业不乏生产高品质产品的能力,但部分企业在监管、政策、标准、利益等多重因素角力下,生产高品质产品的意愿却不强烈。这种倾向付诸实践不仅会坏了“一锅汤”,还会销蚀消费者的信任,信任没有了,中国消费者就宁可打飞的也不买中国造。
归根结底,家电业是个品质才能决定胜负的竞技场,对智能孜孜以求的同时质量也不能偏废。试想一下,一台电冰箱能为主人的饮食和健康出谋划策,却无法保证食品的新鲜,甚至隔三差五还要“罢工”,是不是就太搞笑了。(来源 慧聪家电网)
见到李兴浩的第一印象,就是他身上毫不掩饰的霸气,张扬的黄色...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