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政策收紧,对于互联网电视牌照方而言,由于受益政策红利的影响,未来可能相对滋润。但对其他心存侥幸的利益相关方而言,现在的处境却颇为尴尬。这里面最尴尬,被坑的最苦的应该非乐视莫属。
据虎嗅网的报道,昨天,乐视网罕见地出现半年多以来一次放量大跌,收报于36.28元,大跌9.75%。而上一次超过9%的跌幅,还是去年冬天。
要知道,前日,乐视刚刚预披中报业绩:营收增长270%-320%,达27.8亿元至31.6亿,净利同比增28%-38%,数据相当靓丽。
过去半年,乐视资本运作也很活跃。贾跃亭本人目前据说还在美国考察,前天接受采访时说,美国也没有乐视这种商业模式,似是在为资本谋。
为何在业绩靓丽、布局完善、开始出现规模效应的时刻,出现深跌?乐视有业绩支撑,下半年往往又是最好的营销时光,深跌应该不是中报预披见光死效应。
涉严重违规总局不许牌照方与乐视合作
昨日,笔者从一名资深广电业人士处获得一份材料,大致就是近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下称总局)约谈7大电视台(OTT牌照方)的事。
流媒体前日最早发布了相关信息,但部分文字明显隐去。笔者获得的材料里,总局点到的牌照方存在的几大违规问题,其中“与严重违规互联网企业合作问题”一条,有这样的叙述:
“乐视的违规行为总局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已经口头告之牌照方不能与乐视进行合作。现在国际台、华数仍在与乐视进行合作,要求牌照方对于总局正在查处的企业,牌照方一定不要与之合作。”
这让人立刻想到,半月前,乐视与小米两家对掐时,后者对外放出的消息:CNTV已不跟乐视合作。当时,乐视回击称,与CNTV合作一直很好,至今仍有几十万互联网电视终端集成其播控客户端。
当时两家公司都没有拿出切实证据,CNTV则一言不发。也许,就像上述材料提到的,当时总局只是口头告知牌照方不要与乐视合作,并没有明文要求。
在这次“约谈”牌照方之后,可能就算是文字证明了。如果不是这件事,好像也没有什么因素能导致乐视网股价大跌。
乐视涉嫌“严重违规”行为猜测
乐视怎么会涉嫌“严重违规”呢?分析下来,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上次,乐视在北京海淀区法院起诉CNTV与小米时,暴露了自身内容合作方面的风险。
就是说,乐视不是OTT牌照企业,而是一家互联网企业,它的版权内容,为何能进入CNTV集成播控平台,堂而皇之地流入市场上的OTT盒子中?
181号文规定,牌照方集成播控平台不能接入互联网公司内容服务平台。这一点,总局这次约谈时,再度重点强调。
乐视与CNTV主要采取了与牌照商合作“视频专区”的形式。这样,乐视虽然不是牌照方,但接入CNTV平台后,其视频内容就等于有牌照方背书,看上去能过滤掉风险了。
但这仍绕不过181号文的明文表述。乐视不是文件中强调的合规的OTT内容服务商,它是一家视频网站、一家开放的互联网企业。
当乐视为了打击小米,不惜将CNTV、小米告上法庭后,原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商业合作,风险忽然暴露出来。乐视标榜的OTT内容优势与版权合作,本身从源头上就不合规,兴讼不过是以不合规打击另一种不合规,出发点就错了。
也许,当初CNTV将乐视内容变相集成到小米盒子,就是忖度着乐视不敢过于声张。毕竟风险曝光,大家都没钱赚。
我们看到,当乐视状告CNTV、小米,胜诉后,CNTV几乎不发一言。CNTV应该非常明白自己负有主要责任,与乐视的内容合作一开始就有风险,再将乐视内容集成到小米盒子里,是错上加错。
广电约谈牌照方的文章,最先出现在流媒体网上。不过,文章隐去了乐视的名字,说这家正被查处的企业,是“一视频网络企业”、“某互联网公司”。
当天,一名好事者媒体,不知有意转移视线,还是不明就里,言之凿凿地说,这个公司就是深圳快播。而事实上,快播犯的事,根本与此无关。
乐视商业模式、融资案面临冲击
乐视股价近乎跌停,或许就是上述背景所致。
当乐视与小米对掐后,总局那时应该已口头要求各家牌照方不要与它合作。而乐视当时却对外表示,公司也与杭州华数、国广方面有牌照合作,牌照方不止一家。
这种表态似乎缺乏政治意识,等于说将总局口头指令当耳旁风。这次总局约谈牌照方,直接要它们不要与正被查处的乐视合作,风险一下放大。
股价跌停,不会对乐视造成真正影响。A股新媒体概念板块,它给许多投资者带来美好记忆,人们恐怕还会继续追逐。
但乐视的业务,短期可能会受到重大影响。要知道,总局的言论,将直接影响它的内容合作,冲击到从内容到终端、渠道等垂直一体的商业模式。
乐视没做OTT终端之前,获利主要靠版权分销与广告收入。涉入终端后,它收缩分销,强化独立的版权运营,以便与OTT终端销售打包成整体方案。所以人们看到,乐视电视虽然价格具有很大优势,但会捆绑两年内容年费。它借此预收了许多钱,但却透支了未来一年的版权消费。
从OTT电视来说,能卖出前向收费的百万级产品,乐视算很成功。老百姓还很习惯为内容付费,一旦度过两年周期,他们很可能放弃乐视。如果总局整顿严格执行,牌照方拒绝集成它的内容,乐视营销将受到重创,产品难卖,已卖的终端甚至遭遇退货。
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对此大概不太乐观。昨天一条新闻显示,人在美国的他,对外表示,美国市场都没有乐视的商业模式。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他似乎通过强调乐视商业模式的独立价值,委婉表达不满,又不敢点破。
除了业务面,乐视融资行为也可能遭遇压力。据获悉,乐视正在尝试一项创新融资,以迎合创业板配股条件开放,目前,正与多家机构接触,有望成为创业板政策调整后的第一波融资尝鲜者。
但是,广电总局连续出手整顿OTT市场,此次更是点名乐视,要牌照方不要合作,已让部分机构谨慎对待融资案。它们担心,整顿可能直接冲击乐视商业模式,弱化它的竞争力。
让人不解的是,整顿、融资案关键时刻,贾跃亭本人却待在美国不回,让人猜测公司治理与运营或许出现什么问题。
过去两年,乐视布局狂飙突进,资金链一直很紧张。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公众能够看到,2010年以来,贾跃亭本人共有大约15次股票质押行为,其中8次 质押股票,7次实施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后者发生在最近7个月),大部分理由都是因个人资金需求,传递出乐视的资金压力。
乐视二级市场备受追捧,但盈利能力并不强。尤其进入互联网终端后,面临营收规模与毛利下滑挑战。如果进一步涉入手机,挑战将更明显。上述风险下,乐视版权运营虽获暂时成功,如今广电整顿强化,乐视这一核心竞争力,面临重大挑战。
我批评乐视,主要集中在营销夸张与不透明,涉嫌操纵股价,但对它的商业模式还是充满敬意的。就向贾跃亭所说,整个海内外产业界都很少见,美国也没有,它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苹果有相似之处。
乐视股价已遭受冲击,或许还会延续。我不希望看到乐视的探索被总局政策监管挫伤。政策应为创新开路,而不是成为阻力。我支持严格整顿,但更期待,中国OTT领域,能尽快出台兼具可管可控与互联网开放精神的政策。
当然,这个也需要工信部等部委的支持,更需要霸道的电信运营商们收敛市场放纵与单向渗透,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一起,共同为中国OTT产业出谋划策。(来源 家电网)
见到李兴浩的第一印象,就是他身上毫不掩饰的霸气,张扬的黄色...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