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冰箱销售的黄金时节,一些声称具有独特杀菌功能的冰箱“新贵”也频频出现。这究竟是新技术还是促销噱头?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杀菌”技术五花八门
走访市区多家卖场,记者发现,无论是合资,还是国产品牌,都把冰箱的健康性能作为重要的技术攻关方向。
在江华路一家电卖场,记者看到,在售的7个品牌的40多款冰箱,大多是具有“杀菌”、“抗菌”功能的产品,不过,所采用的技术却是各式各样,例如,夏普冰箱号称采用“UV紫外线杀毒”技术,将太阳紫外线杀毒功能应用到果蔬冷藏室中;LG冰箱则号称采用“99净味杀菌系统”,在环流风扇的作用下,通过4层杀菌过滤网进行逐层过滤净化,强效净化冰箱内部的空气,杀菌率可达99.99%……
关于这些技术的认证机构也是五花八门,既有中国科学院、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国家级学会,也有美国、德国等国外各种机构。
此外,记者还发现,有促销员甚至把“杀菌”和“抑菌”混为一谈。
在某合资品牌专柜,当记者问到是否有带“杀菌”功能的冰箱时,促销人员立即推荐了一款采用“光动银”技术的冰箱,但记者翻看其宣传资料时却发现,该技术只是在风循环的作用下,能发挥抑菌作用,并不能达到杀菌效果。针对这一差别,促销人员却表示:“抗菌、抑菌和杀菌都是一样的,反正都是对食物有好处的。”
还有促销员则表示,细菌在低温环境下都无法生存,所以市面上的冰箱都具有杀菌效果。
“现在冰箱各式各样的功能宣传是在太多,是真是假难以分辨。”正在选购冰箱的文女士告诉记者,冰箱是否杀菌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它能否省电和保鲜。
“杀菌”功能大多是噱头
“真正意义上的‘杀菌冰箱’,不仅能对冰箱内部件杀菌,还可以对冷藏食品和冷藏室的空气进行杀菌,但这样的产品是少之又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号称有“杀菌”功能的冰箱,大多是在冰箱的内壁、隔板或把手上用了一些抑菌材料,只是能抑制部件表面的细菌繁殖,并不能抑制食品内部细菌的生长繁殖,这也就是食物放久了,会产生异味的原因所在。
“其实,‘杀菌’功能多半是厂家的一个噱头,像99.99%的杀菌效果是在特定的实验环境才能实现的。”从事冰箱销售有5年之久的陈小姐告诉记者,而且如果真有那么厉害,也未必敢把食物放进去,谁知道会不会有负面效果。“此外,很多冰箱的‘抑制细菌’功能,只是减缓了细菌的生长速度,并不是说能将细菌杀死。如果消费者不给食品消毒或者不正确使用冰箱,那么,即使购买了科技含量最高的冰箱,肯定也避免不了串味、变味、发霉和发馊的可能。”陈小姐如是说。
“还有的冰箱则宣称0℃-10℃的低温环境可抑制细菌的生长,但对于嗜低温的病菌(如肝炎病毒、流感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仍是温床,这些细菌在冰箱里生长代谢会产生甲烷、硫化氢等发臭气体,菌群越大异味越浓。”某卖场相关负责人李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冰箱的杀菌技术都是厂家自说自话,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所以消费者在选购冰箱时应理性判断。
自己动手最“靠谱”
采访中,受访商家一致表示,要想给冰箱消毒杀菌,还是自己动手最“靠谱”。
“一旦冰箱散发异味,则要及时进行清洁。”某品牌促销冯小姐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异味是因储存食物的残杂物质和残液长时间留在箱内腐败变质、蛋白质分解发霉造成的,因此,要及时对异味进行清除,对冰箱进行清洁处理,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正常情况下,冰箱在使用一个季度后,就应当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消毒,避免出现‘循环污染’。”恒发家电相关负责人陈小姐告诉记者,在给冰箱消毒前,首先要给冰箱断电,除霜;其次,用软毛巾或海绵蘸温水(可加中性洗涤剂),擦洗内胆、抽屉、冰格、把手和密封条,因为这些部件容易附着大量微生物,进入冰箱后就会污染食物,引起变质和异味;然后,用一定浓度的酒精或是醋酸(食用醋)对箱体内的滴水槽、隔板槽等死角进行喷射消毒,之后,将冰箱门关闭5~10分钟,让消毒剂充分“杀菌”,最后再用抹布抹干净。
“除了要洗得勤,还要装得当。”益华四海电器冰箱部的区主管告诉记者,很多主妇把电冰箱变成了保险箱,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藏,这样很容易导致冰箱内异味的产生。荤素食品和生熟食品应分开放,生肉的冷藏时间一般为1~2天,瓜果蔬菜为3~5天,一个月已是保鲜大限,而且还应用保鲜袋包好,这样既可防止食物交叉污染,又能防止食物因水分蒸发而出现干缩现象。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