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之惑一:当强权渠道不再受宠
苏宁之惑二:产业链的积怨开始爆发
一方面,崇尚个性化体验的新一代消费者对苏宁卖场式的消费体验兴趣甚微,苏宁十年来首次面临真正失去消费者的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国美的势弱激起3C产业链对零售渠道的集体反抗,各种反对垄断渠道绑架产业的声音频频在《第一财经日报》等财经类媒体出现。
当外部危机遭遇内部分裂,苏宁将会做如何种选择?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美在这个问题上比苏宁更快做出反应:黄光裕案发不久,国美高层向外界传递了一个具有风向标意义的讯息,那就是未来的国美,将“回归商人”。
“回归商人”,这四个字让整个3C产业链激动万分。拿一名家电业资深人士的话说,“商人”做的事情就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赚取产品的差价。“这意味着国美开始反省自己的过去,许多厂商积怨已久的不合理因素,比如高额的广告推广费、占位费、仓库费问题等等,都有了得到改善的希望”。
“过去十年,一些3C零售渠道做的事情和商业本身并无太大关系,简言之,商业是赚消费者的钱,但他们却是靠压榨厂商存活”,一位上海家电业人士告诉记者。
同样面对新兴渠道的挑战,国美希望将“回归商人”,作为同产业链重塑关系,共同应对市场变革的第一步。那么同样作为3C零售巨头的苏宁呢?
和过去的国美一样,同样沉溺于“炒房囤地”、“强势掌控产业链”的苏宁,会选择拥抱阵痛来面对变革吗?对于苏宁而言,过去十年,其成长轨迹与竞争对手——国美电器并无多少差别:在3C业务领域,苏宁巧立名目压在厂商肩膀上的广告费、摊位费等等并不见得少。而在房地产业务领域,苏宁环球旗下的苏宁地产也多次爆出高价在上海等中国核心城市高价拿地的新闻。
评论人士说,要国美、苏宁这些从不健康产业生态中成长起来的渠道垄断企业,去学习和联想、苹果一样做到从服务品质出发,专注于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毕竟,在过去十年,他们收入中的一部分来的太容易,而且这些收入并非来自终端用户的腰包”。
不过从另一个层面看,尽管过去十年,“苛捐杂税”将零售渠道喂饱养肥,但却对整个中国的3C产业链留下了伤痕:如今,当国内面临经济转型以及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双重压力时,以TCL为代表的中国3C制造却只能一次又一次的交上满目疮痍的财报。
多名3C圈人士反复在不同场合交流这样一个观点:“中国创造要崛起,首先就要在渠道上摆脱国美、苏宁的控制,真正掌握产品定价权和产业链话语权,否则再过十年,中国家电品牌还是徘徊在低利润加工组装的边缘”。
同样,对苏宁而言,新的市场形势已经逼迫他们不得不做出些许改变。面对来自百思买、苹果的挑战,苏宁所要做的第一步,也许就是和国美一样,重建和产业链的关系。
面临上述所提到的种种变局,留给苏宁的时间并不多。(刘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