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美国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近期撰文称,随着创业成本的降低和创业风气的流行,创投领域也在悄然发生着众多变化。
以下为文章全文:
Y Combinator总共资助过564家创业公司,目前正在资助53家,其中287家公司的估值总额达到117亿美元。在目前正在孵化的53家公司之前,我们共计资助过511家公司,融资总额17亿美元。
与往常一样,这些数字主要来自于几个最大的赢家。在117亿美元的总估值中,排名前10的公司占86亿美元。但他们之后还有大批的年轻创业公司,大概还有40家公司试图发展成为大企业。
去年夏天,我们正在孵化的公司达到84家,情况似乎有点失控,所以我们收紧了政策,降低了规模。有些记者似乎希望以此来证明他们对宏观趋势的判断,但我们的这一行为与外部环境没有任何关系。
我们之所以收紧政策,是因为膨胀速度太快,需要花些时间来修复这一问题。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几种方式来对Y Combinator进行划分,问题迎刃而解。将公司数压缩到53家后,目前的这批公司如同闲庭信步。我估计我们在达到下一个瓶颈前还可以再扩容两三倍。
资助这么多创业公司的一个好处是让我们可以提前预见趋势。融资是我们向创业公司提供的主要帮助,所以我们在关注投资时占据十分有利的地位。
创业成本降低
先从最基本的问题开始:未来会比过去更好还是更坏?投资者总体来说赚到的钱是多了还是少了?
我认为更多了。目前有多股力量在共同作用,有些会降低回报,有些则会增加回报。我不能确定哪股力量能占到上风,但我会逐一进行描述,然后由大家自己做判断。
目前有两股强大的力量在推动创业融资的变化:创业的成本越来越低,创业变得越来越稀松平常。
1986年大学毕业时,我几乎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找份工作,要么读研。现在有了第三个选择:创办自己的公司。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从理论上讲,我在1986年也可以创业,但实际机会却很小。当时,我或许可以创办咨询公司或小众产品公司,但基本都做不大。
这种转变的背后是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通常要等上好几代人才能发生一次。我认为我们仍处于此次转型的开端。很难预料影响会有多大。是否会像工业革命那么重大?有可能,但恐怕很难。不过,它的影响足以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还将有更多的创业公司涌现,20世纪中期诞生的那些等级森严的大企业将被小公司构成的网络取代。这一幕不止在硅谷上演。它始于数十年前,现在甚至波及汽车行业,它的道路还很漫长。
另外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则是创业成本的降低。事实上,这两个因素是相关的:创业成本的降低正是创业风气流行的原因之一。
正是由于创业成本的降低,才使得创业者在与投资者的博弈中越发占据上风。你仍然需要投资者的能量和视野,但却不再像以往那么需要他们的钱。由于创业者占据了上风,所以可以持有更多的公司股票,并控制公司。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则会相应减少,控制力也会降低。
回报不降反增
这是否意味着投资者赚的钱少了?未必,因为优秀的创业公司将会增多。适合投资者入股的理想创业公司将会增加。
风险投资行业有一条不成文的原则:每年大概只能有15家公司获得成功。虽然很多投资者不知不觉间遵守了这一数字,甚至将其视为铁律,但我坚信这不是铁律。科技的发展速度或许很有限,但它现在并非制约因素。
眼下,优秀的创业者才是制约成功创业公司数量增长的因素,但这类人群将会不断增加。有很多可能成为伟大创业者的人还没有创业,而最成功的创业公司往往是偶然成立的。
或许还有10倍或50倍的优秀创业者被埋没在人群中。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创业,每年能够成功的公司上限可能会从15家增长到50家,甚至100家。
回报是否会因为估值的增加而降低?我认为,最顶级的公司将赚到更多的钱。高回报不会来自于低估值,而是来自于入股真正优秀的企业。所以,如果每年涌现出的好公司增多,最有眼力的投资者将抓住更多的机会。
这将给风险投资行业带来更多变数。能够识别和吸引最佳创业公司的基金将会表现更好,因为他们的目标会越来越多。而糟糕的基金只能像现在一样分食残羹剩饭,但支付的价格却会更高。
如果投资者充当创业者的下属,而不是老板,便可赚到更多的钱。这看似丢脸,但对投资者却是好事,因为他们可以少花些时间为创业者服务,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事无巨细地辅导创业者。
天使投资机会巨大
天使投资人呢?我觉得还有很多机会。我原先很不看好天使投资人。除非你像安迪·贝克托斯海姆(Andy Bechtolsheim)那么幸运,否则根本接触不到最好的交易。而当你投资一家创业公司后,风险投资很可能会后来居上,剥夺你的股权。现在,天使投资人也可以通过Demo Day或AngelList等项目接触到与风险投资相同的交易。而风险投资可以将天使投资人洗牌出局的时代也早已一去不复返。
我认为,创投领域目前最大的一个尚未开发的机会,是迅速为创业者提供与天使投资规模相仿的资金。很少有投资者明白,为了从他们手中拿到融资,创业者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当一家公司只有几个创始人时,一旦展开融资,一切事情都要停下来,而这种融资活动很容易就会花掉6个星期的时间。这种高额的融资成本,为低成本的投资者提供了机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低成本意味着快速决策。如果有著名投资者愿意以很好的条件投资10万美元,并承诺在24小时内作出决定,几乎就有机会接触到所有最具潜力的公司,因为每一家优秀的创业公司都会首先与之接触。但由于所有糟糕的创业公司也会首先与他们联系,所以这就需要考验他们的眼力了。不过,他们至少可以接触到所有企业。
然而,倘若投资者总是花很长时间来做决策,或是就估值问题展开过多的谈判,创业者就会把他们留到最后再考虑。而如果最有前景的创业公司能够轻易融到资金,那么“最后”通常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机会。
从方尖碑到金字塔
成功创业公司的数量是否会随同新增创业公司的数量实现直线增长?恐怕不会,原因有二:首先,以往对于创业的恐惧导致很多人都没有参与到创业浪潮中。现在,创业成本正在降低,预计会有更多人创业。但技术创新在降低失败成本的同时也会增加失败的数量。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创意冲突增加。创业公司越多,从事相同业务的公司数量也会越多。倘若创意冲突的频率大幅增加,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早期失败案例的增加,将改变未来的创业格局。以往的创业遵循的是方尖碑的格局,而现在则会变成金字塔。虽然顶部会略有扩大,但更多的扩容还是来自于底部。
这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最早期的投资将迎来更多机会,因为这是增速最快的领域。试想:投资者的方尖碑与创业公司的方尖碑之间是对应的,而为了适应创业公司的金字塔格局,投资者的格局也会变成金字塔。这时,所有的内容都集中于顶部,底部便会留下真空。
投资者的机会主要指的是新投资者的机会,因为既有投资者或投资公司所愿意承担的风险水平是最难改变的。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会尝试不同程度的风险,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风险承受区间。这并不是因为流程,而是投资者的个性使然。
机遇与风险并存
我认为,对风险投资公司来说,最大的危险和最大的机会都来自于A轮投资。更准确地说,原本的A轮投资实际上已经变成B轮投资。
现在,风险投资通常会故意在A轮投资中投入大量资金,原因是他们认为有必要在每家公司的A轮投资中拿下大笔股份,以防止可能损失董事会席位的机会成本。这意味着,当有很多机构争夺一笔交易时,变化的数字是估值和投资额,而不是公司出售的股份比例。换言之,A轮投资的参与者经常会导致一家公司获得高于预期的资金,那些前景广阔的创业公司尤其如此。
有些风险投资谎称企业的确需要那么多资金,还有一些则会承认,他们的财务模式是指必须在每家公司中持有一定比例的股权。但众所周知,A轮融资的规模并不是在充分征求企业需求后决定的。真正的决定因素是风险投资公司希望参股的比例,以及由市场制定的估值及投资额。
与很多坏事一样,这并非有意为之。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风险投资公司最初的假设逐渐过时。风险投资行业创立时的传统是:创业者更需要投资者,而投资者却没有那么需要创业者。在那时,创业者自然希望在A轮融资中将大量股权出售给风险投资公司。但现在,创业者更希望减少股权出售比例,而风险投资公司却寸步不让,因为如果在A轮融资中持有的股份低于20%,他们不知道最终还能否赚到钱。
我之所以将此描述为一种危险,是因为A轮投资者与他们即将与之合作的创业公司的分歧越来越大,有可能自毁前程。但我认为这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原因在于,随着市场逐渐脱离传统的风险投资商业模式,目前正在积聚很多潜在的力量。这意味着,第一家冲破束缚,愿意在A轮投资中按照创始人的意愿购买股权的风险投资公司,将会获得巨额利益。
倘若这一天真的到来,实现这一目标的风险投资公司会是什么状态?我不敢确定,但我打赌这家公司将会最终领先。如果一家顶级风险投资公司在参与A轮融资时,愿意以企业的需求为基础,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参股比例,而不再一意孤行,他们便可立刻接触到所有最优秀的创业公司。而这正是经济利益所在。
你不能总是对抗市场力量。过去十年间,我们已经看到企业在A轮融资中出售的股权比例大幅下降。曾几何时,40%是家常便饭。而现在,风险投资公司的底线变成了20%。但我每天都在等待着这个底线被突破。这迟早会发生,你或许也很期待。
结果很难预料,或许风险投资公司采取了正确的模式后反而会赚到更多钱。这并非史无前例。在风险投资行业,有时候一次重大的成功可以产生数百倍的回报。其实只要略微提升一下这种概率,便可以弥补在A轮投资中持股比例减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如果你想寻找新的投资机会,那就看看创业者都在抱怨什么。创业者是你的客户,他们抱怨的是需求得不到满足。我已经举了两个创业者最不满的例子——投资者的决策时间过长,以及A轮投资的股权稀释过度——所以,这是两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领域。但总而言之,还是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做创业者希望你做的事情。
见到李兴浩的第一印象,就是他身上毫不掩饰的霸气,张扬的黄色...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