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电中国![登录]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电子书平台抱怨成本高:加工费超过年销售额

发表时间:2013-03-08      点击量:2107      来源:

  电子书加工成本为500万,希望政府买单转档费,同行不赞成

  2011年底电子书上线,到2012年底一年的时间里,销售收入300多万,但电子书的加工成本却花了近500万,这就是过去一年里当当电子书所面临的一个巨大困难。而这不仅仅是当当在搭建电子书平台中所面临的问题,事实上,在记者的采访中,包括京东、豆瓣在内的多家电子书平台都面临了同样问题。

  ■ 现状

  加工费超过年销售额

  当当的这一数据是其副总裁王曦在不久前举行的“2013在京数字出版龙头企业高层沙龙”上讲出的。王曦说这500万虽然不是什么大钱,但是花起来很不舒服。内容供应商提供的是一个半成品,当当不得不花很高的成本将这个半成品进行转档加工。这个加工费用多的一本书要到几百或上千块钱,“貌似不是很多钱,但是可别忘了,我们做了数据统计,真正要做加工在200到250万的数量。当我在盈利能力没有建立之前,如果把这200多万做加工,需要3亿到4亿的成本,那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

  王曦所提到的加工成本是目前所有电子书平台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豆瓣网阅读传播经理杜佳珏说,豆瓣现在电子书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原创作者投稿,另一部分和当当一样要从出版社拿资源,拿资源就涉及对出版社提供的原始文档的重重排版,所以他必须要有一定量的人力投入。而豆瓣阅读是排版、校对、注释都有自己的规格,不管内容提供者以什么格式提供内容,他们都必须再次重新排版。

  京东网电子书负责人刘昶虽然没有透露京东过去一年的转档费用,但他承认,这个成本是行业的标准价格,所以他相信当当、京东、亚马逊的转档成本不会有太大差异,他们书的数量比较多,成本不会低。

  ■ 各方观点

  当当 政府负担转档费

  在沙龙上,王曦提出的建议是希望可以由政府来负担电子书的加工成本。他希望由内容提供者去完成加工,费用由政府支持,之后可以交给多家企业销售,而不是现在由各平台自己完成转档,重复做浪费社会资源的工作。

  在采访中王曦说:“我知道很多人会批评我异想天开,但我现在仍然坚持这个想法,有些事情是需要政府推动的。政府可以用并不太多的钱,把这个基础做好,把整个数字产业的基础夯实了。如果政府不光愿意出资支持,而且还来指导数字产品的加工,这样就会有产品,有了产品才会开拓这个市场,才可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现在不是没有产品,是产品加工是瓶颈,而且这是一个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王曦认为,像现在这样各个平台加工标准不一、质量不一,每家平台自己做加工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什么不能由内容提供商自己解决加工问题呢?王曦说现在加工成本巨大,如果没有经费支持,内容提供商除了少数重点产品以外,绝大多数产品都是粗制滥造,阅读体验很差。“如果质量好,成本就会高,出版社就会认为这是个负担,觉得我即使做出来之后,也可能看不到实际的收益,不合算,所以就没有动力。”而王曦口中的动力,就是凯恩斯口中“有形的手”,当市场经济中自我调节这只“无形的手”不起作用时,他认为政府应该出面推动。“这就是我所谓的第一推动,先推动产品的生产,产品成熟、丰富之后,由我们销售商去开拓这个市场,培育这个需求、推广产品,这个产业才能够发育起来。”

  京东 这是商业行为,政府没必要买单

  对于王曦的提议,刘昶并没有太看好。“我觉得政府来解决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这是一个商业行为。政府的钱是纳税人的钱,纳税人的钱应该解决一些公共问题,而不是商业问题。”

  刘昶说,既然准备进入电子书领域,就应该有相应投入,要有耐心。那这笔加工费应该由谁负担呢?刘昶认为,从业务上看这是非常清晰的,各个书店、网店都在卖书,供应商应该提供的就是一个成品的图书,不能让书店去“装订”。“从长远来看,肯定也是供应商给我们提供一个完整的产品,我们作为销售渠道,把他们销售好,这是将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对于目前出现的问题,刘昶觉得很正常,起步阶段内容供应商获得的收益和回报非常小的,前期收益不足以支持他们的投入,所以大家没有动力来做转档,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但既然看好了这个业务,也有这个实力,那前期由平台来支付也是解决办法。另外,平台上来做转换很难照顾到产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由内容的生产方来做就可以吸收编辑和作者的意见,在转换中加入他们的创意,这也更合适一些。”

  杜佳珏也表示,不论什么行业成本都会是其在要去发展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因为豆瓣现在阅读器系统本身的规格不同,所以不管出版商提供什么版本的内容,他们都必须再次排版。

  百道网 主要原因是因为市场还没起来

  出版门户百道网CEO程三国介绍了这个问题的国外经验,他说转档费用应该是中国电子书市场现在普遍面临的问题,但在国外已经不是。国外早期主要是由亚马逊等平台承担更多的转档费用,随着后期市场做出来之后,出版商就主动地把做好的文档送来给平台。“早期因为挣不到钱,他们就不愿意投入,现在已经可以赚到钱了。”

  程三国说,这种成本根本不算什么,摊到每本书上就相当于印刷的纸书中印刷、排版的钱,而传统纸书印刷成本比这个要高许多。“电子书排版完就可以了,其实即便外包也没多少钱。现在国外电子书的市场做起来了,有很多出版社自己做转档,更多的是外包,那样成本更低。”

  目前转档费用在中国变得很突出,程三国说主要原因是因为市场还没起来,出版社不愿意花这份钱,而电子书平台想做这件事,所以他们只好自己来做,不然文档就没有了。“在国外起步的时候也面临这个问题,由平台商承担了,但这是一个暂时的过程,由平台商把这个市场启动以后就不用承担了,相当于我们帮你卖钱,你们把产品给我就行了。在中国之所以问题这么突出,恰恰说明了中国的电子书还处于早期阶段。”

  ■ 对话第三方

  程三国:“别把责任都推给出版商”

  新京报:当当提出由政府来解决这方面的费用,你认可这种方法吗?

  程三国:其实在中国,当当提的这件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在中国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因为整个市场没起来,中国整个出版社的数字化程度很低,就成为一个巨大的鸿沟,其中有很多历史积累问题,比如中国出版社文档的管理,数字化程度都有差距,那在起步阶段,我说的只是起步阶段,如果双方都觉得吃力,市场做起来需要一段时间,实际上在一些比较领先的地区就是政府在做,比如上海,上海市出版局就有一个项目,就是把沪版书数字化,二期工程已经做了很多书了,为了本地书的推广。这也算是一种公共服务,因为特别是在市场早期。

  新京报:2012年很多电商都入驻电子书领域,很热闹,但好像收益量都不多,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程三国:基本上就是市场没起来,参与的很多,大家都在做,市场没起来最主要的状况就是,你想买书,但买不到书,出版社有书又卖不了,平台上就没几本像样的书。当然原因很复杂,但是如果说市场没起来的话,我觉得最主要的责任应该由市场主体来承担。电子书的市场有几个主体,上游是出版商,往下是平台商,还有读者,还有市场环境、政府等等,那市场没做起来是不是就可以把责任推给市场环境、政府、出版社?不对,谁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呢?我觉得是平台,电子书平台中国有两类,我指的是电子书1.0,就是由优秀纸制书转档过来的,在这方面,一个平台就是三大电商最有资源优势,但是他们说实话,没有做好。小平台也有在做。我觉得他们有些大电商,把原因都推给出版商,认为别人都不配合的话,实际上说不过去,因为小平台,像“多看”,都能做成这个样子,很有品质,有一些像样的书在那里卖。但是大平台有这么多资源积累,无论是内容商还是读者,做得天独厚那个样子,都没有几本像样的书,我觉得实在不能把责任推给外面。

  采写/新京报记者/姜妍 见习记者 江楠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原创  

统帅彩电刘耀平:再造开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沈阳老板电器:努力,让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