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电中国![登录]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联日抗韩?入主夏普 郭台铭玩哪出?

发表时间:2012-03-31      点击量:183      来源:

  创下百年巨亏的“液晶面板之父”夏普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却让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鸿海精密)董事长郭台铭看到了产业扩张的机会。

  3月27日,鸿海精密宣布收购夏普9.871%的股份,成为夏普的第一大股东。此举被普遍解读为台湾面板“联日抗韩”,但对夏普来说,此举却意味着雪中送炭。

  鸿海精密成夏普第一大股东

  据悉,鸿海精密为夏普这9.871%的股份付出的价钱将是669.1亿日元(约合8.09亿美元)。同时,鸿海精密还将收购夏普旗下十代线工厂———堺市液晶面板工厂46.5%的股份。

  事实上,鸿海精密一直希望通过与夏普的合作增加旗下面板的产能,并且吸收“液晶面板之父”的技术专利。郭台铭早在去年鸿海的股东大会上就曾透露过合作意向,称已经和夏普的高层讨论策略合作的可能性,2011年7月,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共同采购面板部件。

  此次收购完成之后,鸿海精密将成为夏普的第一大股东。鸿海精密称,未来不排除也让夏普入股,双方交换持股。

  郭台铭“联日抗韩”

  对于以代工为主业的鸿海精密来讲,此举大有实践郭台铭“联日抗韩”设想的意味。

  目前,鸿海精密旗下拥有台湾第一大面板厂商奇美电子,数据显示,该公司已经连续四个财季亏损。奇美拥有的五代、六代线和7.5代线产品是小尺寸面板,主要用于显示器、笔记本电脑。而夏普十代线工厂主要生产40英寸、50英寸、70英寸的电视面板。双方的联合有望为鸿海精密赢得更多的电视产品订单。

  同时,目前苹果仍然是鸿海精密的最大客户,但鸿海精密并不能满足苹果对产品上游零部件的需求,苹果关键零部件更多向三星采购。分析认为,鸿海精密利用夏普的技术,可以向上游零部件延伸,提高与三星在零部件供应上的对抗实力。

  能否双赢尚未可知

  对于出售股权的原因,即将出任夏普新社长的奥田隆司坦言:“之所以引入鸿海,是因为夏普公司在2011年度出现了巨额的亏损。”

  夏普2月发布的财报显示,在截至3月31日的2011财年,预计亏损2900亿日元(约合35亿美元),创下自1912年公司成立以来最大亏损。

  但对于夏普来讲,虽然鸿海精密能为夏普消化一部分产能,但全球液晶面板产能过剩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鸿海精密的注资到底是“雪中送炭”还是“杯水车薪”,目前尚不明确。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原创  

统帅彩电刘耀平:再造开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沈阳老板电器:努力,让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