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电中国![登录]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苏泊尔“质量门”究竟是谁的错?

发表时间:2011-10-31      点击量:664      来源:
 苏泊尔“质量门”事件已经沸沸扬扬了好一阵子,企业因降本求利之心太急成了众矢之的,苏泊尔想抢“时间差”,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从社会各界的反应来看,大家都在质疑苏泊尔自身的问题,诚然苏泊尔有错在先,但造成今天这样事件的发生仅仅错在苏泊尔吗?其实不然。

苏泊尔爆出“质量门”

  10月13日,哈尔滨市工商局道外分局的执法人员来到西大直街旁某大型超市,将正在出售的27件不合格“苏泊尔”不锈钢器皿查扣。据了解,哈市工商部门在检查中发现,共有81个型号的“苏泊尔”不锈钢器皿不合格,存在锰含量超标、镍含量不达标的问题。

  随后苏泊尔公司企划部公关主管张丽发表官方回应,苏泊尔和哈尔滨工商局道外分局的检测结果均能表明,苏泊尔的产品不涉及卫生安全问题,苏泊尔产品的各项理化指标符合标准,检测结果合格,请消费者放心使用。

  苏泊尔的官方回应,令消费者大失所望,一致认为其并没有承认产品的问题,反而妄图瞒天过海,对此,销售市场给出了大规模下架的回应,苏泊尔的股价也遭遇了六连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又有家电企业人士报料称:“苏泊尔的多个产品广告均存在打压同行、抬高自我的不正当竞争嫌疑。”

  10月23日,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透露,卫生部2010年对《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GB9684-1988)(下称“1988年标准”)进行修订,修订版去年已在网上公示,苏泊尔一直跟踪卫生部的新标准,但新标准又一直没颁布,苏泊尔在执行中突破了“老标准”(1988年标准),想抢“时间差”。

高成本倒逼苏泊尔“思变”

  据介绍,国标不锈钢产品中铬和镍的含量应为18%和8%。而苏泊尔的不锈钢锅具铬和镍的含量较低,但却都添加了大比例的锰。同时,苏泊尔有问题的产品均是价格为200元以下的产品。

  苏泊尔推出200元以下的产品,原意在吸引中低档消费者,薄利多销。但公司都是以盈利为目的,200元以下的产品除去产品原材料成本,以及高昂的营销(广告费、促销费、进场费等)成本,假如剩下的并没有多大的利润可图。而厂商为了更大的利润,只能大大压缩成本进行节流。而在压缩成本时,外部的成本如进场费、促销费、广告费等等,那是“一个都不能少(压缩)”,所以只能从内部的原材料上下“功夫”,最后造成质量问题,就只能由消费者买单。此时,就会产生苏泊尔在制造不锈钢器皿的原材料想办法,镍铬系金属的价格较高,相比较而言锰铬系金属的价格低一些,便选择了价格比较便宜的锰。俗话说:“只有错买,没有错卖”。

  2011年苏泊尔半年报显示,仅苏泊尔的广告宣传费高达到5219万,而公司的产品开发费用仅为1335万元。俗话说:货好还得宣传巧。在这个信息传播高速发展的时代,广告深深的影响了人们的购买行为。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便会在广告上大量投入。而苏泊尔公司就广告宣传费这一项高达5219万(开发费只占广告费的四分之一),如果再加上进场费、促销费等等营销其他费用。其实,原本200元的产品成本也许并不高,但因大量的广告投入、高昂的进场费,产品促销费等等原因,使得原本不算贵的产品,加入这些附加成本后,成本陡然升高,无形中就加重了企业经营压力,也就造就了企业“穷者思变”。

  从这两个角度看,苏泊尔此次抢跑在新标准实施前,也反映出它降成本、求利润心太急。对于商家而言,此目的无可厚非,然而做出有违行业道德的举动势必需要承担被人指责的责任。但是,我们也看到,市面上产品不合格的仅苏泊尔一家吗?远远不止如此。 [NextPage]

苏泊尔“质量门”事件的背后

  从“召回门”到豆浆机“润滑油”事件,再到苏泊尔的“质量门”,小家电频频现红灯,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利益的趋势。然而在这背后还有诸多的推手。

  一是,小家电行业准入门槛低,对技术含量、生产规模都没有过高的要求,大量厂家跟风涌入的同时,也导致这个行业内生产者水平良莠不齐,在如此纷乱的市场中更无法对产品质量进行保证。

  二是,监管的缺失也是促因。小家电产品在技术等相关标准制定上的明显滞后,对行业的重视程度与市场实际发展不同步的现状,监管部门对此难辞其咎。对于产品同时发生的质量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如果无法给予重罚,就会大大降低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演“质量门”的发生成本,从而更让企业更加有恃无恐甚至于肆无忌惮。

  苏泊尔“质量门”问题的背后,就是近年来国内炊具市场行业技术标准缺失、品牌竞争无序。在这一过程中,国家职能部门应该加快对净水行业的立法和第三方的监管。否则,类似的事情在国内市场上还会继续存在。所以,对于小家电行业来说,要想更快的走向行业成熟,标准制定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三是,消费者的“纵容”。 相比于大家电的大笔支出,小家电的小额支出让消费者难以当回事,于是发生故障的小家电便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与其花钱找人维修不如再花钱买个新的,小家电多成了一次性用品,从而导致相当多的消费者在购买小家电时态度十分随意,更不会留意所买产品的售后服务,这让不少小家电厂商钻了空子。

  比如市面上充斥的十几二十元的不锈钢炊具,其不锈钢的材质都是相当差的,然而消费者却认为一次性的消费品无需太过高级,便宜的用用便罢了。

个案牵动商业环境

  产品质量问题,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但这种不足为奇,却又让人每每听闻胆颤心惊。这不仅仅涉及了商者的道德问题,还和整个商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每个企业都在挤破脑袋的为自己的产品做宣传,你若是不随波逐流,那就只能等着淘汰。还有渠道成本、促销成本等,是芝蔴开花节节升高。再加上时代高速发展,物价飞涨、缺乏统一标准、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也逼迫着企业在良心与利益面前做出选择。因此,苏泊尔“质量门”的出现,不单单是苏泊尔的问题,是市场大环境、厂商以及消费者所共同造成。如果我们还不反思,不采取行动,那么下一个“质量门”也将不远矣!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原创  

统帅彩电刘耀平:再造开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沈阳老板电器:努力,让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